大秦地府日常: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180-190(第30/79页)

。”

    小林恍然大悟:

    “我们可以说在建,什么时候建好,当然是看什么时候需要批发市场出现。”

    清婉点头附和:

    “这种是不是就是吊人胃口?一直说在准备批发市场,一直不开张。让大家特别期待,目光就会一直聚焦在这上头?”

    秦政搁下茶盏:

    “正是如此,期间可以隔一段时间在报纸上刊登一下批发市场的建造进度,不断地炒热这个话题。”

    一件事情如果说完就丢开了,大家只会慢慢遗忘。但是隔三差五提起来说又有进度了,胃口就会一直被吊着。

    厦门这么大张旗鼓地搞批发市场,不正是证明他们官方在背书,告诉大家政策不会反复,放心大胆地过来进货?

    现在全国性质的报纸和广播还是有一些的,借用他们的渠道发声就行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报道一些私人企业的创立情况。在市内挑几家先进企业作为典型案例,说一说他们的创业心得、创业过程,激励其他人学习。”

    这些民营企业就是积极分子,被作为正面典型得到了官方的推广,就能带动更多的人投入进来。

    厦门的先天条件难道就比深圳差吗?

    当然不是。

    所以,只要厦门足够努力,以后的发展肯定不至于被甩开太远。

    深圳占了珠三角的便宜,厦门没有个厦三角。但是不要忘了,和厦门隔海相望的还有大家心心念念的岛屿,这也是个战略要地呢。

    虽然现在距离岛屿回归可能还有很久,但这是迟早的事情。到时候跨海大桥建立,哪怕不是直通厦门,也在厦门附近,会形成新的三角区。

    这就是闽省发展的又一契机。

    小林听得振奋:

    “秦教授,你太厉害了!”

    他是厦门本地人,当然希望家乡能发展得更好。谁不想当龙头老大呢,不拼一把就太遗憾了。

    秦政又转头提起了另一件事:

    “旅游业也可以搞起来了。过来次数多的外地人,哪怕之前一直忙着赚钱进货,来了这么多次,也总有想四处逛见识一下厦门风采的时候。”

    “你们不是担心有些民众胆子小,不敢之间就过来进货吗?那就给他们有一个新的借口,让他们来厦门旅游。”

    这样如果来了之后还是不敢进货回去卖,好歹游玩了一圈,也不算是白来一趟。

    而有些专门冲着旅游来的,也可以在景区安排各种摊贩。不仅是创造收益,也是让人亲眼看看做摊贩的前景,说不定就能勾得一些人起了做生意的心思。

    厦门本地的景点暂时不够怎么办?

    这也好办,就看海嘛。

    即便是闽省,也不是所有城市都临海的。常年不出远门的那些人,大概率也没看过海,还是很乐意去逛逛的。

    这种景区就不要花什么钱去建设,对于现在还有点穷的官方来说非常合适。

    何况厦门本地还有一些其他的天然景区,都是可以逛的。

    小林手都写酸了:

    “好好好,这个主意不错!”

    小林在秦政这里取了经之后,回去跟领导汇报了今天的谈话。

    领导笑呵呵地说:

    “既然要挑选合适的案例作为典型,不如就先选富强服装厂和百货商场这几个吧。”

    投桃报李,秦教授给了他们这么多帮助,他们当然要回馈一二。听说小秦教授持有他们的股份,一直在指导他们怎么经营,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不仅是因为教授这层关系,还因为父子俩很有本事。两个企业在他们的指导下肯定不会开到一半破产倒闭,以后事业一定蒸蒸日上。

    找案例不就得找这种顺利经营前景大好的?不然找个半路破产的,这场布局就成为笑话了,反而打击大家的自信心。

    做生意到底是有风险的,但宣传口肯定不能逮着风险宣传。

    现在市场还没热起来,就先泼凉水,那不行。至少得等涌入的人多了,再报导一些失败案例,让没有这方面天赋的人别进来栽跟头。

    领导让宣传部的下属去联络媒体。

    扶苏这天恰好在富强服装厂进行指导,宣传口的人过来采访时,他也在场。

    对方来了之后先和厂长打了招呼,然后和扶苏寒暄了两句。说了些什么“没想到您也在这里”的场面话,很快就把气氛热起来了。

    厂长若有所思。

    他是没想到扶苏还认得经济开发部门的人,而且看样子还挺熟。顿时把对教授的重视程度又提高了一个档次,毕竟他自己也只是在这个部门有个还算熟悉的朋友罢了。

    能让对方态度这么友善,教授这头的关系一定不简单。

    来人说起了这次过来的目的。

    厂长一听,更加确信了。

    厦门这么多私营企业,怎么偏偏第一个挑中了他?里头肯定有别的关系在,比如看在教授的份上。

    于是接下来的采访里,厂长就对扶苏大夸特夸,说在教授的指导下他们厂子欣欣向荣一片大好,未来准备开拓哪些新产品。

    他也无师自通学会了画大饼,把以后打算生产的文化衫之类的都拿出来说。

    多好的机会,据说要上全国报纸呢,这还不赶紧打广告?

    宣传口的工作人员也很满意。

    一是厂长说的内容很有可写性,文章刊登出来绝对能因为新奇有趣吸引一大批人的注意力,说不定还能在全国引起轰动。

    二是他们刚刚特意和扶苏打了个招呼,就是想让厂长知道这次的机会是怎么来的。要是厂长没领悟到,反而叫人糟心。

    示好不就得这么示么?

    干了好事不留名的是傻子,所以工作人员选择当着扶苏的面暗示厂长,这代表着他们在给秦家做脸。

    同时,他们也是在替秦家邀功。

    不然回头总不能叫秦家的教授亲自去和厂长说,你有这个机会都是靠的我们,这不跟挟恩图报一样尴尬了?

    那样办事就太不妥帖了,所以不如宣传口自己把事情揽过去,帮忙办得漂漂亮亮,皆大欢喜。

    官场上的人啊,心眼都多,会来事。

    扶苏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们一眼,心道难怪能在这么关键的时刻被调入经济开发部门工作。

    没点能耐和关系,哪里能搭上这趟顺风车呢?肉眼可见的,以后他们这个部门会越来越吃香,受到同事的羡慕。

    采访结束之后,工作人员特意邀请小秦教授去聊聊天,说有些问题想要请教。

    扶苏也没拿乔,答应下来。

    厂长纠结了一下没走,想听听聊什么。毕竟这可是开发部门,说不得有什么内幕消息呢。

    幸运的是工作人员也没拦着他。

    对方问扶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