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220-230(第42/77页)
什么大将,先前辅政的大将军去世了,国内青黄不接。秦王也有尝试从外头吸引人才,不过时间还短,效果不足。
主要是夏国对于灭三国的宣传太足,很多人才都怀疑秦国国祚不长,不肯过来白费功夫。
而且秦王更多的重心放在内政治理上。
一名厉害的大将在战场上能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秦政招揽来的二流将领抵挡不住。
好在夏帝自己把大将丢开了,亲自上阵。这么一来,秦国将领打夏军就跟玩似的了,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秦政挑眉:
“秦国节节败退,只怕也是故意做出的假象。再挑拨一下夏帝的野心,他自然会选择一展拳脚。”
要知道当时秦王都十七八岁了。
几个月大就继位,哪怕不算上前头几年幼生期大权旁落的时候,后头十年难道还会什么都不做?
秦王矜持地颔首:
“夏帝身边的大太监里有朕的人。”
能一起随军的大太监,必然是夏帝最信任的。结果这是秦王的人,关键时候吹耳旁风狠狠坑了夏帝一把,这才是始皇帝的正常水平。
一直被动挨打才不正常。
夏帝自己是不知道这些内情的,他只知道自从他接手了军队后,夏军就没怎么打过大型的胜仗。
小胜还是有,可是之前积累的优势荡然无存。各国开始靠着天险和互相驰援,把夏军拖入了消耗战。
第一次出兵因此以失败告终。
之后夏军休整了几个月,再次发兵。他又让大将军领兵,然后发现局势大好之后,就再一次蠢蠢欲动,亲自统兵。
结果和上次没有区别。
不过夏帝身边的大太监却吹捧他,说他比之前有进步。拿了战绩出来对比,最后得出结论胜场比上回多了不少。
——陛下再练一练,以后必然成为绝世名将!
大将军听了这些吹捧还能端得住,佞幸都是这样的,什么瞎话都敢说。但当他发现夏帝居然信以为真后,他就坐不住了。
夏国要完,还是赶紧跑路吧。
秦王因此成功招揽到了这位将军,堪称是不费吹灰之力。
这些年大将军一直在为大秦扫荡戎狄,战功赫赫。可惜年纪大了些,不能再频繁上战场了。
毕竟距离灭海都过去三十多年了。
秦政倒是觉得问题不大:
“将军老当益壮,还有的是机会在战场上发光发热。”
秦王也深以为然。
白起、王翦都是老将,大将军年纪和他们差不多,还是能赶上一统天下的。
如今夏国没了这位大将,剩下的将军能力略逊一筹。暂时还没培养出能接班的将领来,就算培养出了估计也白搭。
这十几年夏帝韬光养晦,不知道在养个什么劲。现在看他那副样子,秦王怀疑他在私底下苦读兵书。
十多年了,兵书琢磨透了,所以重新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没有御驾亲征不要紧,调度大军的还是他,军功还在他身上。将军只是替他打仗的棋子,他把大局布好,将军做个执行人就行了。
夏帝自以为自己表现不错。
看他多懂抓大放小啊!他可是只做整体的调度,具体怎么打他都没插手的!比起某些亲自画阵图不许将军自作主张的家伙,他可太信任将军们的能力了!
秦政:……朕无话可说。
夏帝是真情实感地觉得自己的布局很不错,渊国战场上的成果估计还助长了他的气焰。
至于后续被秦国打爆,那绝对不是他布阵上存在疏漏,单纯就是秦人狡诈。
——可提前预防敌人袭击本来也该是统筹全军的大将应该顾虑到的问题才对。
秦政觉得打夏国没什么好看的了:
“夏帝要是坚持自己当元帅,夏国应该很快就能覆灭。”
秦王心情不错:
“朕在夏国境内策反了许多文臣武将,这些都是助力。夏帝虽多疑,却总是多疑不到点子上,不曾发现端倪。”
无效多疑,还容易遭人诟病。
秦政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策反了许多文臣武将”是个什么意思。
片刻后,他轻笑了一声。
所以夏国现在看起来是个运转正常的国家,等和秦国正式开战之后,就能让夏帝见识一番什么叫“地方上闻风而降,中央里全是反贼”?
有点惨了。
势力最大的夏国都这样,渊国和蛮国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蛮国人其实不太容易拉拢策反,可能会稍微麻烦些。
秦王最后说了一句:
“朕当初三十九岁一统天下,如今也有三十三了。再活一世,总不能成就还不如前世。”
虽然今生因为秦国境内百废待兴的缘故,先天条件太差,浪费了他很多时间打基础。但秦王觉得这不是拖沓的理由,反正他得在三十九岁之前完成大一统。
秦政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合该如此。”
秦军收到指令,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和夏国回援的大军死磕,专注拿城。
夏国大军还在渊国边境被牵制着呢,剩下的这点兵力压根做不了什么。
他们要是想调动大量士兵过来夺城,就得消耗大量粮草。
赶路的时候耗粮可是很多的。
而且赶路只是单纯挪地方,不是打仗。这部分军粮属于额外支出了,至少在夏国的账面上属于本不必要浪费的耗损。
类似的耗损多了,夏国肯定吃不消。
秦国准备通过赶路消耗夏国军粮,等夏国没粮了,打他们将会更加轻松。
同时,隔壁渊国也好不到哪儿去。
渊国被夏人打出了火气,夏军撤退他们可不会放任。届时少不得追出来打,泄愤的同时也能顺手抢一点夏国城池。
但秦国打的城池是驻军少的,渊国打的是驻军多的。拼损耗肯定是渊国吃亏,长此以往就能形成优势压制。
此前夏国军队在南方和渊人对战,只听说今年天冷。当真正北迁去追击秦人时,才见识到了今年到底有多冷。
夏国士兵的衣服比秦国士兵的要单薄得多,被冻得瑟瑟发抖。
秦国立刻抓住机会扩大优势,专挑最冷的清晨或者夜间出动。敌人又困又冷,被冻得手脚僵硬,人数还不占优势,秦国很快就打出了好几场大胜。
消息传回咸阳已是元月中旬。
气温终于开始回升,因为要开春了。
渊楚怀孕也有两个多月了,她之前是怀孕一个月就查了出来。最近嘴越发刁,除了爱吃的其他都不怎么吃得下去。
尤其不肯吃蔬菜。
秦政一看就知道是扶苏的坏毛病:
“梓桑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