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女钳工[六零]》 150-160(第2/14页)
少,结果还是上了当!
曾有一次进口旧轧机,人家设备更新换下来的,对当时的中国来说也是难得的设备了,但拆下的地下电缆等配套设备,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和报废,根本无法二次投入使用,又要再想办法。
旧中国不少爱国实业家,就吃过这样的闷亏。
彼时中国势弱,更是申诉无门。
这次引进,由武兴钢铁设计院和首都钢铁设计院牵头,袁立华身上扛的担子真不小:“我们这次想引进的成套设备涉及炼钢、轧管、管加工,还有直接还原铁设备技术……牵涉面很广,谈判进行得也很艰苦,后续可能还需要进行多轮,要麻烦林同志你多费点心了。”
“如果遇到任何问题,随时都可以向我们的后勤保卫组提,我们全面保障技术专家的一切日常,让大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技术谈判。”袁立华再次鼓劲道。
林巧枝翻了翻资料:“炼钢、轧管、管加工……这是引进的是咱们工业的血管啊。”
研究了两天外方提供的技术资料。
林巧枝大致摸清了情况。
她初次作为中方谈判人员,进入谈判会议。
第152章 遇到林巧枝,纯属倒霉了
林巧枝挑了个旁边不起眼的位置, 带着资料和笔记本,拉开椅子坐下,却是吸引了会议室内所有人的注意力。
此次项目引进谈判, 德、日、法的三家公司通过询价书,进入到了技术谈判。依次是辛马克, 西日铁, 科莱西姆公司。
这场谈判,是与法国科莱西姆的谈判。
法国几名技术人员,见到林巧枝这个新面孔,年龄,性别……不管看哪个方面, 实在是有些诧异。
相互交头接耳地说了几句。
表情很快放松了下来。
尤其是当会议开始之后,发现林巧枝不怎么发言的时候,对她的警惕性,就逐渐降低了, 注意力也渐渐移开。
参会的中方技术人员,除了林巧枝外, 有三名主力钢铁方面的技术人员, 一名油田借调来的高级技术工人,坐在旁边的还有武兴钢厂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总工程师,再就是首都钢铁研究院派下来的专员。
中方钢铁专家胡明德,很快切入会议主题,率先提出:“贵方CPE机组能否将废品率控制在5%以下?”
这是在与上一场日本谈判的时候,日本为了展示LF炉外精炼技术, 而暴露出的问题——限动芯棒轧机高达12%的废品率。
法方工程师则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优势绝对是最大的。如果贵方在意这个数据, 只需要使用精密管坯加热,将温度控制在±5℃,我们的CPE技术废品率仅3%”
主管生产的副厂长皱眉头:“±5℃的温控,这个不容易做到吧?”
“确实是,”法国人笑了一下,补充道:“需要配套进口咱们的感应炉,不贵,只需要额外再追加3000万即可。”
……
会议双方你来我往,针对细节切磋商讨。
林巧枝身处现场。
看着现场教学,可算是看明白了。
她这两天晚上,都和大家一起挑灯夜战,研究这次的引进方案,知道中方自己人的实际底子。
再看眼下这个“演”出的样子。
摆出的架势,中法双方看起来,真的像是在一个水平线上切磋,她心中暗自称奇。
但也是认真的听对方发言。
一半是翻译,一半是直接听。
大多的引进项目,技术资料都是英文的,林巧枝每经历一个项目,基本能熟悉一个项目的工业英语。
而工业来来回回,其实就那么多单词。
慢慢水平也就起来了。
听翻译的,和听对方技术人员的直接输出,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技术人员之间那种表述的习惯和共鸣,确实会被翻译转述削弱。
林巧枝主要还是听技术,理逻辑。
因为机械工业这个东西,一定是按照逻辑走的,和化学的千变万化不一样,和人这种善变的生物更不一样。
其实站在德、日、法三国的角度。
他们的做法也只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升级版本,高科技版。
老王想把自家的西瓜卖出去,有客人来问“你家西瓜甜不甜”的时候,难道他会说“我家西瓜不保证甜,这一卡车还被撞过一下,但是肯定是最沙的”?
他只会说:“我家西瓜包甜!而且绝对是这周围几家店里最沙的。”
如果你傻乎乎的买回去了,那就是成功卖出一个。
但如果你说:“老板,你家这瓜这块摸起来怎么瓤了,是不是摔过的?”
他或许会一脸固执的否认,但大多数老板,就会惊讶的一摸:“哎呀呀~不好意思,这个估计是刚刚不知道哪里磕了一下,我给你再挑一个/送你半个……”
说起来,卖设备和卖西瓜,也没有什么太大不同。
只不过,大家买西瓜有经验了。
但买这样先进的炼钢、轧管、无缝钢管技术成套设备,还是头一遭。
而对法国科莱西姆公司来说,想要做局其实很难,也没有必要,损害名声和利益,中国又不是从前那个战火中什么也无法保障的弱小混乱国度了。
他们的政府态度坚定,非常有智慧。
而且,面对中国国营单位,想要编造点什么实在是太辛苦了,因为做得越多,痕迹越多,反而越有可能被这群人察觉到蛛丝马迹而拆穿。
甚至因此暴露出更多信息。
所以像是曾经那样,既收了钱,又出了没用的旧设备这种好事,几乎是不可能了。
相比之下,不如在技术上稍微模糊一下,简单直接,运气好一点,说不定就是赚到。
说起来简单,但其实也是一种傲慢了。
因为他们是技术的掌握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采购需求,天然就站在了更为强势的一面,俯瞰着,俯瞰着并不懂技术的采购方。
而遇到林巧枝,真的就是纯属倒霉了。
林巧枝的技术眼界,可能比他们如今国内最先进的技术,都还要再高一截。
就好像已经做过文思豆腐的人,再去看片猪腰花的技术,即使此前从未给猪腰片过花刀,但要是厨师想把这客人当老外糊弄,还是很容易就能看出是不是在刀工上偷工减料,敷衍了事,耍了花样的。
法方说的话,表述的观点。
林巧枝一笔笔在本子上记着。
又在这些简单的字句之间,画上连接的箭头,梳理着逻辑和关系。
换个人来,就没法这么顺利了,比如法方提出“自研润滑系统可降低工作温度20%”以此规避中方对轴承耐久性的质疑,林巧枝站在更先进的角度看,就能一下判断出可行性。
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