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60-70(第9/15页)

干净,就开始熬汤。

    今天他做的是羊杂汤,羊头和羊蹄处理干净后也跟羊骨头一起熬汤。

    熬两大锅汤,一锅中午喝,一锅一直熬到傍晚喝。

    羊的其他部位分割,处理腌制好,用来做别的菜。

    今天一共要请中午和晚上两顿,不过晚上才是正餐。

    中午吃得比较简单,主要是给来帮忙的亲戚朋友解决一下午饭。

    其实之前建房子,来帮工的人,大部分也是他们的亲戚朋友,这次温居酒那些人也来帮忙了。

    宁绍明就把炒河粉,或者说炒米粉,被安排在了中午这一顿。

    另一个原因是现在天气热,今天他用的米粉又大部分是镇上本地作坊每天新鲜现做的鲜米粉。

    只有一小部分用的是干米线。

    这个天气,买回来的鲜米粉不放冰箱里冷藏,留到傍晚就不新鲜了,镇上人吃惯了鲜米粉,可能会挑剔这一点。

    租来的大锅用热水刷洗干净,烤干水分。

    热锅凉油,被切成片腌好的羊肉下锅,发出刺啦一声。

    羊肉切得很薄,稍微翻炒一会儿变色后,再倒入米粉翻炒。

    大锅柴火灶,锅气十足。

    宁绍明用大锅铲翻炒了几下,那肉味混着碳水的香味就开始从锅里漫出来了。

    “真香啊!”蹲在他旁边帮忙烧火的一个兄弟忍不住咽了口口水,“不愧是在酒店后厨学过的大厨,这手艺杠杠的!”

    宁绍明谦虚道:“我也就是跟着学过几天,不算什么大厨,鲜米粉本来就是熟的,这个很快就好了,你想吃现在就可以去拿碗,我先给你盛点。”

    “那感情好,我先替他们尝尝。”那兄弟洗了洗手就拿碗去了。

    他拿了个小碗过来,宁绍明给他铲了半锅铲放碗里,一句‘刚出锅,小心烫’还没说完。

    那兄弟已经被烫得斯哈斯哈的,吃得头也不抬,唏哩呼噜地飞快吃掉了三分之一。

    直到把碗里的炒米粉全吃完,才抬起头来,爽得长舒一口气。

    他放下筷子,对着宁绍明比起大拇指:“好吃!你这手艺绝了!你做的这个炒米粉,跟县城那家卖炒河粉的应该是一个东西吧?我之前在县城那家吃过,我觉得你做的比县城那家还好吃。”

    宁绍明趁机问:“你觉得我在镇上卖这个怎么样?”

    那兄弟夸张地说道:“你要是卖,我以后绝对天天来捧场!”

    宁绍明听到这话心里很开心,没有厨子不希望自己做出来的饭菜受欢迎。

    但宁绍明也没把他的话全部当真,他这些兄弟家里还有一家老小要养呢,哪能天天出来买着吃。

    不过朋友偶尔能来个一回两回,他也很高兴。

    第一锅羊肉炒粉出锅,全部铲到一个大托盘上,端到前面店里。

    那里桌椅是现成的,也不用支起自家用的大圆桌了。

    将羊肉炒粉放下后,宁绍明又回去,把一锅羊汤也抬到店里:“大家饿了就先吃,炒粉吃着觉得太干可以配着羊汤,都别客气啊!”

    亲戚朋友们开玩笑道:“我们来你这里,可从来不知道客气这两个字怎么写,大厨赶紧回厨房继续做,要不我们得把你这盆一起啃了。”

    说完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

    宁绍明本来估摸着人数,打算做三大托盘的炒粉,分别是羊肉炒鲜粉、猪肉炒鲜粉还有猪杂炒干米线。

    没想到不管是在县城吃过的人,还是没吃过的人,对炒米粉的接受程度都很高,食量远超以往。

    宁绍明又让儿子加急去买了一些鲜米粉回来,多做了两大托盘才够吃。

    中途甚至还有昨天在他们家买过热狗的学生跑来,看他家开不开门。

    昨天宁时秋跟他们说过,今天家里有事,星期天才会开门做生意。

    可昨天没买到热狗的人吃不到就一直惦记。

    看到这里有那么多人在吃东西,以为真开门了,几个人结伴兴冲冲地跑进来,问多少钱一份,闹了个小小的乌龙。

    不过负责招呼亲戚朋友的赵如月也没吝啬这点东西,给他们都分了一份尝尝。

    这些可都是消费力很强的潜在客户。

    第67章

    昨天赵如月见过那些学生买东西时,毫不犹豫掏钱的样子,算是见识到了学生们的购买力。

    她觉得自己对镇上消费人群和消费力的判断有一些偏差,对自家店的定位也不太对。

    眼光全放在大人们身上,竟然忽略了这些学生。

    用固有的思维去判断,下意识认为大人没闲钱、不舍得吃,他们的孩子肯定更没钱。

    这个思维其实是错误的,是有对孩子抠搜,不给孩子花钱的家长,但那其实是少数,大部分家长多是宁愿自己苦一点,也要供孩子。

    而且不管在哪个年代、哪个地方,特别穷的人和特别富有的人都是少数,普通人才是大多数。

    普通人的孩子,就算零花钱不多,他们也是有零花钱的。

    尤其是家在街上还要住校的初中生,每周的米饭需要从家里带到学校去,让饭堂统一蒸熟,但是菜和肉都需要跟学校食堂买。

    只要不是特别穷,穷到揭不开锅的家庭。

    家长每周都会给初中住校的孩子菜钱,有些还会在菜钱之外,多给一些零花钱。

    学生们时不时要买点学习用品、要交点资料费什么的,可能还会瞒报,跟家长多拿点。

    零零总总的加起来,他们兜里其实挺宽裕,比较贵的东西肯定买不起,但是买点好吃的还是能买得起的。

    换做大人,遇到好吃的可能还会考虑一下性价比,孩子就不会想那么多,只要做得足够好吃,他们就会买账。

    学生们对绝大部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还比大人们要高得多,要是她家的东西比别人家多一些新意,肯定更能吸引他们。

    就算有些人暂时没钱,为了能吃到同学都吃过的东西,甚至会从菜钱里扣一部分出来,攒一攒去买。

    昨天那短暂的试营业后,赵如月很快跟宁绍明商量着,把经营的重心往学生偏移,当然其他客人也不会不管。

    毕竟初中生只有每个星期五下午和星期日,才能在街上到处逛,学生不能出来的时候,还有集日,还是要靠普通客人挣钱。

    晚上正餐那一顿,赵如月看婆婆没来,有些不高兴。

    建新房的时候,她不来帮忙就算了,温居酒又不用她做什么重活。

    只需要她坐着择菜,然后招呼一下亲戚,跟亲戚嗑嗑瓜子聊聊天,这都不来?

    眼看着要吃晚饭了还没见她踪影,赵如月去找宁绍明:“你妈还没来,要不你去看看,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来不了?来不了的话给她端点饭去。”

    宁绍明知道怎么回事,老太太惯用的逼他妥协的方法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