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春莺: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困春莺》 70-80(第3/20页)

波澜,安静得可怕。

    她安稳待在宫里,几乎不和任何一个宫人说日常所需之外的话,哪怕妹妹和薛见春进宫,也只是聊些闲事。

    偶尔问问薛见春汴京发生的事,祝无执有一次阴着脸怀疑,让她日后不要问这些,她也不反驳,乖顺应着,此后就真的不再问外面的事。

    祝无执觉得,她大抵是真的接受了留在他身边,不然也不会这般乖顺。

    *

    仁明殿的花换成了木芙蓉和秋海棠。

    宫人搬了摇椅到廊檐下,温幸妤从书架里随便抽了本游记,坐在上面,吹着凉风,翻看起来。

    看了一会,她合上了书卷。

    过去觉得游记里写的东西格外吸引人,而亲自跨越千山万水,天南地北走了一遭,方觉书上的字,到底比不得亲眼见过。

    她觉得无趣,躺在摇椅上仰头看去。碧绿色的天很高很高,天际飞过一群大雁,不远处的槐树叶子半黄,飘飘扬扬落下。

    温幸妤眨了眨眼,恍然发觉竟然已经入秋了。

    她已经在皇宫里待了小半年。

    不论愉悦还是艰辛,日子总是一如既往,过得那样快。

    妹妹时常入宫,偶尔会带上两个玉雪可爱的外甥。

    祝无执对温雀态度一直不怎么好,但对两个孩子却称得上温和。

    温幸妤知道他一直想再要个孩子,但三年前小产伤了身,太医说要好好调养,起码要喝汤药到秋末,不然怀了龙嗣也难保住。

    祝无执让太医开方给她调理,且自己吃避子汤。

    一想到祝无执马上要停避子汤,她内心就一阵焦躁。

    *

    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不用说祝无执为了夺取皇位,将不少政敌满门抄斩,株连三族。改朝换代后,又清算了一批,故而不少官位长期空悬,无人胜任。

    此次秋闱朝廷很重视,各州解额都增加了不少,盼着能多出些人才,来年春闱中第,填补朝堂空缺。

    温雀的丈夫徐长业出身一般,父母是街上摆摊的小贩,七八岁的时候生了场重病,故而徐母才会买温雀回家做童养媳,想着冲冲喜。

    徐长业比温雀小两岁,脾性温和,从小对温雀就很好,十分护着她。或许是普通人家出身,读书比官宦子弟困难太多太多,故而考了几次都榜上无名。

    来汴京后,祝无执把他安顿在一处书楼做事,既有如海书籍阅览学习,还不用操心养家糊口。

    因着温幸妤安稳在宫里待着,祝无执便派人多照拂几分,甚至暗中请了人点播徐长业。

    八月十七,秋闱结束,温雀入宫。

    姊妹俩并排坐在槐树下的秋千上,有一搭没一搭晃着。

    槐叶的颜色深沉浓郁,仿佛带着冬日的枯寂。

    温幸妤抬头望着树,树枝上的叶片已经稀疏,日光透过宽大的间隙,在地上透下碎玉一样的金影。

    她侧过头看妹妹,问道:“此次秋闱,子由可有信心上榜?”

    徐长业字子由。

    温雀抓着秋千绳,脚尖点在地上,一荡一荡,细碎的日光也在她脸上一荡一荡。她眼睛很亮,闻言更是迸发出愉悦的神采:“子由说没问题,虽说排不到前十,但前五十还是有机会的。”

    温幸妤听到妹夫胸有成竹,也跟着高兴。

    妹夫做了官,妹妹日子能过得更轻松,她便能更安心些。

    果真,到了放榜的日子,徐长业虽不是前几,但也拿到了不错的名次,只要稳住心神,埋头苦读几个月,待来年春闱,说不定就能取个好名次。

    一直到了九月底,日子都平静过着,薛见春准备跟李行简回趟同州,估摸年后才会回来。

    温幸妤和薛见春相处这么些日子,一听到对方要离开,心中难免不舍。

    祝无执看到她依依不舍跟薛见春告别,还拥抱了好一会,顿时心有不愉,当夜就叫人给李行简送了信,让夫妻俩来年三月以后再回汴京。

    收到信的李行简和薛见春:“……”

    祝无执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他自小性子冷傲,骨子里对任何事物淡薄无感,追求权势也不过是为了不屈居人下。

    但只要是他看中的,到手后坚决不会让旁人染指,哪怕看一眼都不行。

    祖母说他太偏执,给他改名叫无执,可他觉得,他的东西合该从里到外是他的,凭什么要让旁人亲近?

    *

    北地频频传回捷报,辽人屡战屡败,不久辽国皇帝迎娶西夏兴平公主,与辽结为“舅甥之国”。辽国试图借西夏牵制我朝兵马。

    西夏趁机以“调停”为名,胁迫我朝增加岁赐,将前朝当年和议的岁赐从银五万两、绢十万匹增至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

    我朝拒绝,辽国和西夏出兵夹击,进至幽州后停滞不前。我朝在定川寨大败两军。

    西夏不久后撕毁和辽国的协议,拒绝继续履行军事承诺,退兵。西夏和我朝岁赐之约,自此毕。

    辽国对西夏行为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边境战事顺遂,朝堂却又出了乱子。

    广陵王赵元傅反了。

    说起来有个王的封号,实际上广陵王只是个虚衔,无实权也无封地。按前朝规矩,他当初被封王之后,就应留在京城,无诏不得出。但前朝皇帝赵迥不知怎么想的,给赵元傅闲职,把他丢去了淮南路。

    赵元傅三年前便动作频繁,甚至送次子入京,意图趁着祝无执御驾亲征于汴京作乱。

    后来祝无执借广陵王次子之手杀幼帝,而后更是登上皇位,改朝换代。

    祝无执没有动仅剩的几个前朝皇室的封号,把他们圈禁在京城。唯独对广陵王没有任何做法,既不召入京城,也没有废除他的封号。

    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对劲,广陵王自然也能。对他而言,祝无执似是而非的态度,就像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

    所以他用三年日月豢养私兵,炼制兵甲武器,筹划谋反。直到前不久,觉得时机成熟,杀淮南东路转运使,杀扬州知州和通判等地方官,又策反淮南东路驻守的将领,顺利割据淮南东一带,自立为王,国号“新宋”。

    祝无执忙的脚不沾地,拱垂殿灯火夜夜通明。

    他任枢密使谭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总揽平叛全局,检校少傅张稹为两浙制置使,辅助谭贯。

    正当整军待发的档口,扬州送来了一封急报。

    信上说祝无执外祖高家百口人,被赵元傅下了大狱。

    翌日深夜,细雨过后,汴京起了场浓密的夜雾。万物融化在雾气中,城和皇宫都变成了虚无的坟场。

    温幸妤噩梦惊醒,转过身发现祝无执竟还没回来休息。

    她有些口渴,掖开幔帐下床,走到外间倒了杯温水,正喝着,就看到窗外大片大片浓雾中,庭院的槐树下,有道模糊的影子。

    温幸妤吓了一跳,问旁边值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