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第211章 终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第211章 终章(第1/3页)

    第211章 终章冬至这天,远……

    冬至这天,远在南洋的海军舰队也没有让宋时失望,虽然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了。

    宋时的人已经离开了马尼拉,但是随着胡泉在马尼拉的全面掌控,大魏的海军战舰不可避免的开向爪哇和马六甲。

    这是从一开始就定下的国策:华夏的南海,自然应该控制在华夏的手里。

    几乎是吕宋的形势刚刚稳定,原本在大琉球以及儋州适应气候的流民便被大量的运往南洋各地,甚至形成了一条稳定的月港-大琉球-马尼拉-马古路群岛-南溟的运输路线。

    这样大量的船只运输路线,几乎可以说是大魏举国之力,配套的物资补给更是多的难以描述,整条路线上的港口都以一种极端的速度变得繁华起来,由此自然引来了不少势力的觊觎。

    好在自从铁范铸炮技术突破之后,大魏的火器建造速度直接翻了十倍。而万物工坊吞了无数的资源才研究出来的蒸汽项目,终于走上了实用的道路。

    在汤若望的指导下,以燃煤锅炉驱动蒸汽泵很快用到了矿坑排水上,使深井开采深度从30丈延伸至80丈,铜铁等金属产量剧增,而成本也下降了数倍。

    南洋形势以及南溟重要性自不必多说,两广总督甚至亲自去钢铁厂巡视监督火器制造,大琉球作为胡泉的老根据地自然也不会懈怠。

    大量造好的火器源源不断的运输向吕宋,这个帝国新的南洋核心,再由此散布到整个南洋的航道港口。

    相比宋时在南洋大部分情况下的煌煌正道,胡泉的手段就要更加因地制宜一些了。

    首先相比大魏内部从粮票到军队纸币,再到官员纸币,慢慢搭建试探的金融体系,吕宋一等到银行人员和特制印刷好的南洋银票到位后就开启了银票制度。

    想要购买大魏的瓷器、丝绸、茶叶,那就先把你们

    的物资和白银先换成银票吧。

    此银票仅限在南洋使用,兑换后只能购买大魏的货物,禁止兑换成白银。

    原本是胡泉实验性的行为,没想到,他忽视了欧巴罗对于大魏商品的吸引力,为以稀为贵,宋时的展销会刚刚激起了欧巴罗和亚墨利加的强烈反响,而胡泉的限制行为反而大幅度的刺激了外贸。

    原本因为欧巴罗战乱而渐渐萎缩的白银流入,在胡泉的银票政策下,大量的白银继续开始疯狂涌入,去换取大魏印刷出来的一张张纸。

    对吕宋以及南洋各地掌控区域内的香料丁香、肉豆蔻以及锡矿等资源,还实施“官督商办”,华商的收购价低于市场价三成,再由他们转手高价售予欧巴罗商人,增强南洋华商的影响力。

    原本在南洋各个海域横行的一些海盗,不少在大魏的大力打击之下消失,亦或者只要看到悬挂大魏国旗的船只就绕道而行。

    但是,南海上势力众多,恩怨交错,其地形岛屿密布,暗流涌动,完全是投机者的天堂。

    海盗,是一种生存方式,不是单一的势力就能完全控制的,于是不少苏禄海盗有意识的和马尼拉合作,偶尔劫掠西洋商船,事后由魏军“解救”,你来我往之下,马尼拉的关税份额大涨,让胡泉在南洋扩张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

    再借着大魏以和平外交和威慑为主的名义,带着海军舰队在关键的航路和隘口巡游,很快就在深受欧巴罗人迫害的渤泥(文莱)、亚齐苏丹国、满剌加、柔佛等国的“邀请”下。

    或是租借地区和港口建立军事堡垒。

    或是提供火器与军事顾问。

    亦或者扛着维护朝贡系统的正当大旗,在南洋各地,打击海盗、调解冲突、促进贸易维护区域稳定。

    站在道德的高点俯视洼地。

    众多本土势力在大魏的联合下,由原本的一团散沙,渐渐在大魏天兵,坚船利炮的带领下凝聚起来。

    除了巴达维亚还勉强掌控在荷兰人手中以外,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郑和曾经在苏门答腊设下的旧港、巽他海峡附近的万丹和爪哇岛上三宝垄又重新回到了大魏的手中。

    而荷兰北上南海的关键航道更是被彻底锁死,只剩下巴达维亚这个根据点还在勉励维持,甚至巴达维亚的港口地图,葡萄牙人早就已经给到大魏天兵了,打下巴达维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荷兰在南洋的数十年耕耘扩展,一朝几乎回到解放前。

    说到底,欧巴罗能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迅速蔓延到整个南洋。只是说明他们的统治能力和技术水平超出了南洋本土的势力,而不代表能挑衅来自宗主国的真正投射!

    尤其是对南洋海域开始认真经营的大魏,荷兰和西班牙人归根到底,他们的本土只是小国,哪怕他们纵横海域,却也无法像大魏一样,动辄就能掏出上万的装备精良的海军。

    他们哪怕损失几百人,都已经是无法承受的代价了。

    而欧巴罗最想要的货物也全部都要由吕宋总督点头,才能大批量的供应上。

    没有大魏的货物进行贸易交换,第一个造反的就是亚墨利加的那些土著头领以及贵族。墨西哥的白银供应链就会瞬间瓦解,整个欧巴罗都将陷入另一场经济危机之中。

    胡泉控制了关键港口后就没有继续对这些西洋人赶尽杀绝的打算,英格兰、荷兰、西班牙不管哪一派显得势弱了,甚至还隐隐有扶持之意,免得他们太快嗝屁。

    大魏还需要来自他们的白银,贸易体系还需要这些西洋商人来运转。

    而这些西洋人在南洋土著表现越差,就越能在土著面前显示出大魏的宽厚威严。

    既引入清教徒的势力,也不排斥罗马教廷的制衡。

    在大魏大量移民不断涌入的如今,大魏还需要在南洋土著和大魏移民之间安置一个“解压阀”,将可能产生的矛盾和不满祸水东引,而犯错的西方商人,也是拿捏其母国出面“调停”转移焦点的最佳人质。

    让这些西方的殖民者为他们所开创的殖民体系打工,也不失为一种赎罪券。

    这场由欧巴罗的大航海开启的全球化,注定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什么时候结束,却不由弱者决定。

    而大魏已经正式加入这个战场,这一回的庄家,是大魏!-

    将靖安帝送入宗庙后,引起的反响反而并没有宋时预想的那么大,大抵是整个京师的城防戒严程度又加深了一个程度。

    相比摆宗二十年不上朝,和永辉帝走马观花一样十年换五十个首辅的处理方式,以及靖安帝的火烧重臣,宋时这点忤逆操作实在有点不够看了。

    甚至不少的大臣还有种,终于走到今天了的感觉。

    大魏的朝臣实在已经厌倦了,大魏那些不靠谱的,甚至连拱手而治都做不到,只会将所有事情弄的一团乱麻的皇帝。

    起码,宋时和龚敬虽然在军事和开疆扩土上显示出了有些丧心病狂的执行力,但是在他们的政策之下,整个大魏不仅没有民生凋敝,反而越打越富,越打越强。

    不管是京师还是其他地区,整个大魏的犯罪率下降到了一定的程度,毕竟当你哪怕是犯了偷窃之罪,也会被流放三千里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