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 45、共生【完】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共生》 45、共生【完】(第1/7页)

    【一、貌若观音,心比修罗,至恶也。】

    正德元年四月十八,大理寺的登闻鼓鼓声震动京畿每一个人的心扉。

    竟是七日前昭台街李子巷凶杀案的凶手自首了。

    当夜,大理寺卿韦渊清病重无法审案,由少卿代审。

    翌日,十九,按照凶手所言,取旧卷新宗比对,三日后诸口供全部对上,整合上达天听。

    天子阅卷震怒,掷卷宗于地,命令三司联合公审,长安臣民每户一人,皆往大理寺旁听。

    这日是正德元年四月廿三,当衙役将犯人带来堂上,其人抬起那张素净如莲的面庞,所有围守在大理寺正堂门边的臣民百姓发出一阵唏嘘,都觉看花了眼,不敢相信面前之犯人,竟是韦氏那个吃斋念佛的三姑娘,曾经清贵高华的御史夫人。

    然随主审的大理寺少卿话语落下,韦玉絜认罪,臣民的神色由惊愣变作愤怒。

    少卿读卷:

    【先帝年间,建安五年到建安十年六年里,韦氏暗杀工部长史高林、户部侍郎裴桐、中书舍人杨牧等共计二十四位高官。

    建安十六年,韦氏在骊山主导刺杀,致齐楚二王殒命当场,户部功曹明时、御史中丞徐芳等六位官员重伤而亡,三十余名官员及其家眷受伤。

    建安十九年,韦氏在城东别院设计谋杀晋王妃,引起夜战,指挥部下扰乱京畿安全,致三司和城防禁军共计两百余人伤亡。

    今上治下,正德元年四月十一,又与宋琅、陆亭一行发生冲突灭口十六人,后行径暴露为值守执金吾所发现,遂杀执金吾十二人。

    当月十八,罪行为大理寺仵作崔悦知晓,亦杀其人。

    后觉无路,自投与大理寺认罪。】

    “韦氏,统上所述,可有出入?若有,你可申辨,我司再查之。”

    “没有出入,妾无需申辨。”

    顿时,听审的民众一片哗然。

    而正堂左右两边皆有来此听审之人,隔帘幔而坐。

    右侧坐着的是部分出身高门的被害者族人,个个横眉冷目。左侧为尊,独坐天子,眼前皆是发妻身影,更是恨不得对堂下韦氏女饮血啖肉。

    惊堂木一记想起,镇住场上喧哗。

    少卿再问,“你一介弱质女流,如何有此能耐行凶,做出诸般事宜?”

    韦玉絜答,“我母李桐,世人谓之华阴夫人,难忘故国李周,欲求复辟,故私养兵甲暗卫。我为她之女,受教于她膝下,习得文武艺,为她驱遣。”

    少卿又道,“你曾于洛阳功德台救驾,世人皆知,又做何解?”

    韦玉絜再答,“妾欲回头,将功赎罪。”

    “赎不了!”

    “就是,这么多条人命,如何能抵?”

    “这样抵去,我儿岂不白死了,他好好的在任上当值啊……”

    “说要回头,如何又杀这般多的人!”

    “妖女满口谎言,枉作挣扎!”

    “亏她还整日念经,真空长一副慈悲貌,藏的一颗恶鬼心呐!”

    听审的百姓已经义愤填膺,若非衙役横棍相拦,几欲冲来将她剥皮拆骨。

    惊堂木又一次响起。

    少卿继续道,“韦氏,按你所言,主使之人乃你生母,前朝长公主李彤,可有证据?”

    韦玉絜摇头,“其人已死,妾无证据。但是犯案行凶需要动机,若不是她,妾何来动机?也唯有是她,动机合理。”

    韦玉絜稍顿,略一思索,“城外小慈安寺西园左侧第五棵和第六棵桂花树下之间,埋有一具十二岁少女的尸体,是妾的婢女青鹄,妾犯七岁生辰当日犯错累她被华阴虐罚,妾不忍她受折磨,以蜡扦捅其心脏,她是妾杀的第一人;正堂第三座佛龛下,藏着妾杀的第二个人,乃一个成年男子,那人是华阴抓来给妾练胆子的。杀这二人时,妾不过七八岁尔,垂髫稚女,若无华阴包庇指使,如何能在她眼皮底下连接杀人?况那等成年男子。除此之外,便是那枚妾已经上交的凤凰宝戒,她的底座刻着一个“李”字,“李”乃华阴之姓氏,亦是前朝国姓。这些不知可否为证?”

    大理寺当下就派人去往小慈安寺挖取尸体,同时当场验其戒指。

    一个半时辰后,两厢对上。

    其实即便这两处对上,也无法直接证明华阴便是欲要复辟前朝的主使者,毕竟洛阳功德台事件中,韦济业将她同李周王朝切断了关系。

    然而公审休整的间隙,天子刘毅在后堂开了口,“当年闻先帝密语,确乃华阴主谋,只是念韦济业功在社稷,又亲自设计灭去前朝余孽,携其同死,遂留其身后名。”

    刘毅眼前又现妻子身影,“如今既然她女儿重新吐了出来,这身后名便也无需留了。”

    先帝其实并无密语,刘毅虽知洛阳之行的目的,但华阴在其担任何种角色,他并不清楚。不过直觉尔。

    如此,申时四刻,继续开堂公审。

    少卿宣读结果,“堂下嫌犯韦氏所供非虚,两具尸体,一枚戒指全部吻合。故综上,韦氏诸罪成立,现在三司共商,按律定罪。”

    卷宗从少卿处传向刑部,督察院,御史台。

    崔慎接来卷宗,眉目平和,安静翻阅。仿若那堂下跪着的并不是与他同床共枕了九年的妇人,而是一个寻常的罪人。

    许多人的目光都移去他的身上。

    他的身份实在微妙,与罪妇韦氏和离不过十日。昭台街李子巷的凶杀案亦是发生在他们和离当日,韦氏离府的当晚。

    后来很多年,世人偶尔还会论起崔家少主和他的发妻。

    不由感慨,那日若是他们没有和离,韦氏没有离开崔府,是不是也就不会有李子巷的凶杀案?

    也有人说,这就是因果报应,谁也逃不过天理昭昭。

    又有人说,亏得崔御史同她和离了,否则自己的清白、崔氏阖族的安危都难保。幸哉!运哉!

    他们之间,确为世人各种揣测感慨。

    这会,便有人朝主审的少卿拱手开了口。

    乃宋琅之父宋仲亭。

    他道,“少卿大人,我有异议提出。”

    少卿道,“请讲。”

    宋仲亭从右侧帘幕后走来堂下,扫过韦玉絜对左侧的天子拜了拜,“臣是觉得,韦氏嫁入崔氏九年,与崔御史做了九年夫妻,这崔御史是否理当避嫌,也该被查一查。以免再同功德台事件般,出漏网之鱼!”

    帘幕后一时没有应答,场上闻这话也肃静了许多,崔慎抬眸看了他一眼,这会轮不到自个说话,他便面如表情地垂下眼睑,继续看卷宗。

    虽说韦氏罪行甚多,但以他的阅卷速度也该看完了,但这回他才看了不到十中之三。一旁的御史中丞瞥他一眼,心道,是个人也难相信枕边人竟是画皮美人,不怪他不肯相信,要逐字来看。一时生出几分怜悯,便也不去催他。

    “所以卿当如何?”天子的声音在这会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