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 30-40(第10/22页)
也不怕别人打听。”
“像是来看热闹的,但又不太像。”杜卫犹豫着说,“其中有一个……我认出
来,是汴京城有名的泼皮无赖,专门……专门……”
柳金枝眉头一皱:“专门干什么?”
“专门调戏妇女,赖人清白。”
第36章 山海兜柳氏饭馆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啦……
“砰——!”
柳金枝把手里菜刀一下子剁在了菜板上。
唬得杜卫立即缩了下脖子。
柳金枝冷笑道:“他们这是听了孙玉香的鬼话,以为我人尽可妻,想来占我便宜?”
她一个人开食摊的时候就想到过这种情况。
毕竟她是一名年轻娘子,容貌也还算过得去。
家中又没有撑得起来的男人,只有幼弟、幼妹,要在这市井中混生活,很容易被人盯上。
也好在应天爵与他家有来往,周围人见了,碍于应天爵的名头,也忌惮一二,不敢来找麻烦。
但总有那么一两个不长眼的。
杜卫道:“东家,要不我去请应大爷来一趟?”
柳金枝磨牙:“先不忙。若每每有事都有求于人,总有求不动的时候,不如自己先立起来。”
她想了一想,道:“杜卫,你消息灵通,去帮我打听一下这几个泼皮无赖都住哪儿。要是他们不来惹我就罢了,若是来……”
柳金枝拿起菜刀,手腕利落翻了个花,然后狠狠一砍!
实心木墩子做成的菜板,顿时四分五裂。
“我凭这把子力气,也不会叫他们好过!”
杜卫肃然:“好!我这就去!”
一溜儿跑了。
柳金枝收拾了下心情,把定胜糕和春饼分别装成四个食盒,叫了辆驴车往傅府去了。
傅府最近很热闹,春闱考过,就是放榜。
没人会觉得傅霁景考不上。
因此傅家门口门庭若市,大多都是来求教傅霁景的。
傅家的权势在汴京太过招摇醒目,为保全自身,一家人都以“和气待人”为第一要则,尽量做到不与人交恶。
所以但凡很有诚意的,傅家管事都会留下他们的姓名、试卷和地址,由傅霁景写了批语再送还回去。
因此,傅霁景在学子们中的名声也日益鼎盛。
柳金枝登门拜访时,正好遇上一群书生与傅霁景一同探讨诗词。
一群人在春色满园的庭院中或站或立,对诗、说笑,很是热闹。
双儿把柳金枝带来的四个食盒的其中两个,送到傅霁景手边,道:
“二郎君,这是柳娘子送来的,说是她阿弟已经拜得名师,特来与您道谢。”
傅霁景抬眸一望。
柳金枝站在廊下,规规矩矩地与傅霁景福身一礼。
傅霁景不由笑起来,问双儿:“柳娘子手上还提了两个食盒,是送给谁的?”
“是给大小姐和姑爷的。”
傅霁景点点头,想了想,笑道:“我想起来,我今日还没拜会过姐姐,等我结束这边的事情就去,你且让姐姐等等我。”
双儿:“是。”
尔后转过身,与柳金枝一同往后院去了。
傅霁景看着这两个食盒,正想着该如何脱身,身后有几个书生围上来笑道:
“好香的味道,二郎,里头是什么?”
“是啊,味道闻起来像是定胜糕。”
……
傅霁景便将食盒打开来,发现其中一个果然是定胜糕,另一个是春饼。
香气扑鼻,诱人食指大动。
傅霁景挑了下眉,似是想到了什么,问道:“你们可想试一试?”
书生们笑道:“若是二郎舍得,我们自然愿意。”
傅霁景便勾起唇角,一边把吃食都摆出来,一边温和道:
“这些东西是方才廊下的娘子做的,她手艺很好。”
“先前帮钦天监的李司正主持了四司六局,现在又在府上照顾我姐姐的胎。”
“她还在太常寺附近开了一家小食摊,就叫柳氏食摊。”
“你们……”傅霁景清咳两声,“可以去与她哪儿瞧瞧。”
傅霁景声名显赫,说是新生一代学子的领军人物也不为过。
因此他推荐的东西自然受大家响应。
“行,我今晚便去哪儿瞧瞧。”
“二郎对这个食摊这般推崇,想必味道一定不不错。”
有个书生拈了块定胜糕咬了口,忍不住直点头:“味道清香酥软,比我以前吃的定胜糕清甜许多,还不腻口。”
另外有书生吃的是春饼。
“我从来没吃过这么新鲜的菜,好像刚从地里拔出来一样。”
“确实很鲜脆,这饼皮也薄。”
“来来来,这儿还有酱,大家都来试试。”
……
庭院内有数十个书生,两只食盒并不够吃,没一会儿就见了底。
引得人感叹:“难怪苏东坡往日每每遇上美食,都忍不住提笔作诗。今日我们吃了这春饼和糕,也算是得观古意了。”
“诶,我有一个主意,咱们刚刚一直没定下最后一场诗会的诗题,如今就以“食”为题,如何?”
“好主意,民以食为天,这个题切合民生!”
“来来来,拿笔给我,我已有了一句。”
……
文人,大概皆是如此。
衣食住行、失意、发达皆可入诗。
要不然,后世学子哪儿来的唐诗宋词三千篇呢?
与此同时,傅钗华处。
傅钗华用完了膳食,笑道:“柳娘子,当真是多谢你费心了。”
柳金枝摇摇头,笑道:“奴承蒙主家关照,做这些都是应当的。”
傅钗华对双儿示意了一下。
双儿点点头,端来一个盘子,上面放置着一个钱袋子。
“这段时间承蒙娘子照顾,这袋子里面一共有二十两银子,就算做这个月给娘子的浇手费。”
双儿道。
二十两?!
柳金枝有些惊讶。
“二十两是不是太多了?”柳金枝道。
“对于别家也许算多,但对于我家却是不算。”双儿笑道,“娘子就收着吧。”
傅钗华也点头。
宋朝本来就对文人格外优待,不仅高官有厚禄,而且皇帝还经常公款请吃饭。
特别是对傅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太爷又是太子太师,赏赐的金银自然不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