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 30-40(第18/22页)

而再等到半月后的同期集会,便是惊蛰。

    作为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的到来象征着天气转暖。

    春雷初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的昆虫和动物。

    无论是古还是今,对于这天都有很多的习俗。

    于宋朝人,身份不同则形式不同。

    茶农会在惊蛰这天进行“喊山祭茶”,被赵汝砺在《北苑别录》中称之为:“春虫震蛰,千夫雷动,一时之盛,诚为壮观”。

    工匠则延续《周礼》中所记载的“启蛰之日蒙鼓皮”的传统,在这天选择鞣制牛皮蒙鼓。

    像柳金枝这类平头老百姓,自然是做些普普通通的事。

    先是带着一家人把院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一边,又在庭院周围撒上驱虫药。

    阿芹则是心灵手巧,给家里人都缝制了一个五毒包。

    “这是我家乡的习俗,戴五毒包,挂彩丝绳,雷神就会保佑大家百毒不侵。”

    阿芹笑着把五毒包分发下去。

    月牙拿到了一个绣着山茶花的,捏在手心里,精致小巧,还香香的,她很喜欢。

    “谢谢阿芹姐姐。”

    杜卫和柳霄两个少年都不好意思,红着脸接过道谢。

    柳金枝端着个铜盆,一边走,一边在庭院里洒水驱尘,道:“对了,今天谁去买梨子呀。食梨离虫,这可免不得。”

    宋代百姓在惊蛰吃梨,既是因为梨与“离”谐音,寓意远离虫害,也因为梨子润燥功效符合春季养生需求。

    那位宋朝著名的吃货诗人——苏轼,还曾记载过将梨与橙子捣碎加醋盐调制的果饮,兼具驱虫与美味。

    柳金枝还蛮想试一试的。

    “不用买,隔壁黄婶子和钱婶子送了我们好几篮子。”柳霄接话,从门槛后提出来两篮子香梨给众人看,“瞧,都新鲜的不得了。”

    柳金枝走过去看。

    果然,篮子里的梨子一个个水灵灵的,每个都有成年人拳头大小,闻一闻,梨子的清香扑鼻而来,叫人忍不住新生愉悦。

    “那今天我给大家做个新菜式吧。”柳金枝笑眯眯地说。

    “哈哈,东家下厨,咱们这回又有口福可享了。”杜卫咂咂嘴,“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新菜式。”

    月牙、柳霄还有阿芹都很期待。

    柳金枝拿起一个香梨,在手中高高抛起,再接上,狡黠一笑,道:

    “水晶梨子。”

    做这道小食需要预备下香梨两个、金橘四颗、红枣四颗,以及银耳半朵。

    据《本草纲目》记载,银耳有清热润肺、补气益虚的作用。

    再加上银耳本是一种真菌,可以在山上采得。

    因此发现了银耳的宋朝人也爱用银耳来煲汤,或者是售卖。

    柳金枝让杜卫出去跑个腿,就买了一袋子上好的银耳回来。

    她把银耳放在水中泡发备用,然后把钱婶子等人送来的香梨洗净,小刀削皮,果蒂留用,果肉去皮、去核、切块。

    金橘也清洗干净。

    红枣对半切开,把里面细长的棕色枣核挑出来。

    再统统倒入一只炖锅当中。

    阿芹好学不倦,依旧蹲在一边帮忙打下手,所以没等柳金枝吩咐,炖锅的灶眼里就起了火。

    柳金枝把梨肉、梨、泡发的银耳、金橘、红枣都放入炖锅里头去,再加入适量的冰糖、清澈的井水,一起炖煮大半个时辰。

    换算成现代时间,就是一点五个小时。

    往锅内看,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锅内吞吐着大量白色蒸汽,井水被逐渐煮干,汤汁逐渐粘稠起来。

    等到井水全部熬干,只剩下最为粘稠的浅色液体的时候。再准备一个过滤网,把锅内的液体倒入过滤网之中。

    把渣滓丢掉,余下一些像半固体一样流动的东西,就是混合了冰糖、银耳的梨汁。

    如果现在去吃它,口感可能会像果冻?

    但柳金枝做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不会把这个半成品端出去见人。

    所以她把过滤出来的梨汁再次倒入另一个炖锅之中,将其煮沸、溶解,再加入一些白凉粉进行搅拌。

    等到白凉粉溶解的差不多了,将梨汁倒入准备好的模具之中,根据自身喜好加入适量,可使用的花草或者果干。

    家里的人都很喜欢吃金橘,所以柳金枝加的金橘很多,红枣次之。

    一瓣瓣金黄饱满的橘片果肉,放入梨子形状的模具当中,再倒进梨汁,尽量让梨汁包裹住整片金橘。

    但这时候看起来还不像真正的梨子。

    而削梨子时留下的果蒂就派上了用场,柳金枝将果蒂小心翼翼插在梨子模具的头部,保持和原来的梨子果蒂位置一模一样。

    月牙撑着白净的脸,声音软软的问:“阿姐,现在可以吃了没有呀?”

    柳金枝摇摇头,笑道:“还差最后一步。”

    于是把梨子模具整个端起来,快步朝一个方向走去。

    那是自家冰窖。

    杜卫和柳霄在柳金枝的示意下,合力把冰窖口的盖子打开

    ,瞬间,一股寒意冲出来,冻得众人忍不住抖了一下。

    柳金枝站在冰窖口往下看,可以见到冰窖不大,而且还黑漆漆的,从头顶泄露的光源,勉强可以看见里面储存了三四桶冰,每个桶上又加了盖子,严丝合缝的封着。

    “来,我先下去,你们给我搭把手。”

    柳金枝把手里端着的模具递给杜卫,自己提着衣裙先爬下冰窖,启开其中一只冰桶的盖子。

    寒气更甚,成股成股朝外头扑去。

    “东家,接着。”

    杜卫半跪在冰窖口,把模具递下去。

    柳金枝接过,再整个放到冰桶里头,和冰块挨在一起,重新盖上盖子。

    这就是做水晶梨子的最后一步,冷藏凝固半个时辰。

    要是在现代,她打开冰箱放进去就好了。可偏偏是在古代,就只能借助这些存冰的冰桶帮忙。

    条件有限,就注定了生产不能扩大。

    不然柳金枝还是蛮想在夏天的时候,把这一手水晶梨子做出来售卖。

    踩在风口上的生意,大概会跟之前的定胜糕一样卖的不错。

    半个时辰之后,柳金枝再度爬进冰窖。

    这回再端上来的,就是一个个晶莹剔透到像是用冰雕出来的水晶梨子。梨子圆滚滚的,憨态可掬,腹部还塞有金黄饱满的金橘瓣,又或者是火红的红枣肉。

    刚好五个水晶梨子,每人一个。

    阿芹上一次见这种做法,还是柳金枝做皮冻水晶脍之时。

    但这回水晶梨子的做法,与皮冻水晶脍都不一样。

    她好奇之下,凑近水晶梨子浅浅咬了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