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杏花饭馆(美食): 23、古董羹 拨霞供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临安杏花饭馆(美食)》 23、古董羹 拨霞供(第1/2页)

    古董羹,也就是火锅。据说,其名得自食物入水时“咕咚”一声的谐音。

    历史上,宋代最出名的古董羹,是林洪在《山家清供》里记载的“拨霞供”。

    其实,就是新鲜的兔肉片。因兔肉泛红,夹起时如同拨动云霞,故有此雅称。

    此时的拨霞供有点儿像涮羊肉,吃的是食材本身的新鲜。

    兔肉片被切得薄薄的,用黄酒、酱等简单的调料腌制一下,就可入锅烫了。

    这锅底呢,也不如后世川式火锅的复杂,甚至就是清水。

    江清澜烫了几筷子吃,着实清鲜。兔肉切得极薄,烫得又嫩,轻轻一抿即化。

    但多吃了几口,就觉味道有些单调。

    再吃,更腻味了,只想夹酸酸咸咸的豆酱鱼吃。

    她心道:火锅市场,大有可为啊!

    便是不加辣椒,只用羊肉、鸡骨、蘑菇等富含谷氨酸钠的食材,吊些鲜味高汤出来,烫什么不好吃?

    而且,火锅实在是省人省事。

    只要把锅底做出来,雇个墩子切菜,她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不像其他菜,还要一道道地炒、煎、炸。

    这般想着,她心里乐陶陶的,深觉前途一片光明。

    只是,火锅也属于时令饮食,冬天吃为好。

    现在是夏天,纵然丰乐楼豪奢,处处置了巨大的冰块,她们面前烧着炭火,也着实有点儿热。

    经营火锅、汤锅之类的,到了冬天再说吧。

    江清澜尝了味道,便令小二们把锅子撤了,把剩下的兔肉打了包。

    其他几个菜,也如后世高级饭店中的一样,器皿用得精致,摆盘好看,分量却很少。

    她们两个惯常是大口吃饭的,吃到最后,只剩下少许素菜。

    江清澜言出必行,命人把剩下的鱼骨头、鱼油汤和莴苣菜拌在一起,要打包回去给大黄狗吃。

    但她到底心软。

    见之前那小二毕恭毕敬的,她也不为难,还打赏了些小费,只把他羞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

    ……

    第二日,江清澜也不急着去摆摊儿了,一大早就上楼店所看铺子去。

    与自住用的屋子不同。但凡能用作铺面的屋子,都临街,价格也就贵些。

    并且,租买铺面的人,都是要做生意的。

    这种商业行为,不涉及救济等公共事务,是以,临安府署完全没有介入铺面的租售。

    所有的铺面楼店所,都是私有的。

    江清澜连着走了几家楼店所,心中定了斜街北段、八字桥下的一处小铺面。

    在她的财力范围内,此地位置极佳。

    紧挨着定民坊、里仁坊两处民居聚集地不说,往前走出斜街,便到了最繁华的御街。

    另外一个,八字桥离江米巷不远,走路可达。这样一来,她们姐妹早出晚归,就不必雇马车了。

    这样一处铺子,每月须得六两银子,若按年交,便只需七十两。

    若是刚穿来那会子,江清澜是想都不敢想的。

    哪知道,不过几个月,她已经成个小富婆了。

    她再次窃喜,自己穿到的是风调雨顺的“宋朝”,而不是什么南北五代的乱世。

    ……

    虽看定了这处,江清澜也不慌着给定金,只说再看看,不动声色地走了。

    打起帘子正要出门,一个毛头小子风一样地跑进来,与走在前头的团团撞了个满怀。

    “欸,虎子,你慢些!”门外,有中年妇人的声音追到。

    幸好,团团让身后的阿姐稳稳扶住了。

    她立刻瞪圆眼睛,怒视着那人,正要开口,却见那人挠挠头,继而躬身拜了一拜:

    “小妹妹,得罪了。”

    这小子生得浓眉大眼、人高马大的,若非眉目间还是青涩的少年神色,江清澜简直要以为他是个劳力青年了。

    他又做了那样一个书生气的揖礼,便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此时,帘子被掀起,一个素衣妇人进来了。

    江清澜眼睛一亮:“欸,蕙姐姐,是你!”

    说来真巧,此人正是王女侩——当初,在侯潮门外招江清澜去做工的那一位。

    便是在建隆寺做了几天斋菜,有了吃住之所,还赚了些银子,她才在艰难处境中缓过口气来。

    后来,她去临安府署办牙帖,也是请王蕙娘做的保人。

    说起来,王蕙娘实在是她的一位贵人。

    只是,她这些日子忙着搬家、摆摊,现下又租铺面,还未能好好地表达感谢呢。

    王蕙娘也是又惊又喜:“江娘子!”

    将她通身上下打量一番,点头道:“当日我就看出,你实非常人。如今,不过几月不见,你已穿上丝锦了!”

    这么直接的恭维……

    江清澜有点儿脸红:“嗐,说那些干嘛,蕙姐姐最近还在做女侩吗?”

    二人走到一边去,细细摆谈起来。

    原来,王蕙娘是个寡妇,独自把儿子虎子拉扯大,很不容易。

    她盼望着儿子日后能考科举,光宗耀祖。

    此地不远处,有一所青萍书院,她想让儿子去那儿上学。他们之前住在武林北路,离书院太远,她便想来附近租宅子。

    江清澜灵机一动:“蕙姐姐可有了心仪的住所?”

    对方摇头:“我这才开始看呢,尚未找到合适的。”

    江清澜四处一瞅。

    幸而楼店所生意好,牙人们都忙着自己的事儿,没人在意她要断他们的财路。

    她压低声音:

    “蕙姐姐,不若与我做邻居?我赁的屋子在江米巷,离青萍书院不远。”

    王蕙娘是个女侩,看人颇准。

    当初,她就觉江清澜的手艺甚好,又不计较钱君君冒名顶替之事,是个能成事儿的人。

    她有意与之结交,才告知了自己的地址。

    只是,后来二人都忙,才疏于走动。

    当下,听说能做邻居,她高兴得一拍手:“那可敢情好呀,咱们姐妹也好相互照应。”

    二人说着便要走,都抬眼去寻两个孩子。

    不知何时,虎子与团团已忘了方才的龃龉,玩儿到一起去了。

    虎子正拨弄着一个陀螺,让它在地上滴溜溜地转,团团则嘻嘻哈哈地笑着。

    ……

    此时,天气已经颇为炎热了。

    傍晚,东平王府的聆泉院里,谢临川站在窗边,卷着一本书,迎风看得认真。

    平林恭敬上前,手中捧着府里做的消夏盛品——冰雪荔枝膏。

    他见谢临川这副模样,心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