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临安杏花饭馆(美食)》 50-60(第6/30页)
旺在信里说,他的母亲患了重病,他已经把面摊儿盘出去了,专事侍奉母亲,但老人病体沉苛,恐怕已时日无多。幸而这次的信没有耽搁,他写完五天后,她们就收到了。
信的最后,又跟上次一样,说汴梁的富贵人家里流行一种云英面。名叫面,却没有面,是以藕、菱、芋、茨菇、荸荠、百合等物与瘦肉混合而成。因制作手法复杂,他还没学会。
他现在做的拨鱼儿倒很擅长,客人都说好吃,等他来了临安,做给王蕙娘与虎子吃。
王蕙娘听罢,啐道:“谁要吃什么拨鱼儿、吞虾儿的。”慢慢的,眼圈却红起来,叹道:“他父母没抱上孙子,到底是被我们一家连累了。”
王蕙娘这才把事情告诉江清澜,虎子他爹临死前,把王蕙娘母子托付给了这位结义兄弟。
“虎子那会儿,才团团这般大,没了爹,天天去坟前哭,坚决不接受这位郑旺。他才五岁,你说我怎么忍心让他叫另外一个人作爹呢?”
“郑旺家里我也知道,兄长得病死了,就他一个独苗儿,指望着传宗接代的。我便与他说得分明,我若与他成了婚,不能让他没有自己的亲骨肉。”
“可我再生,又对不起虎子。对不起他,或是对不起虎子,我都难受。”
“不如就这样吧,他回汴梁去,娶亲生子,咱们当作兄妹一样走动。”
“偏这人也是个犟的,硬说是受了我家那死鬼的托付,决不再娶,在我家旁边赁了屋子,住了大半年,任虎子如何打他、如何骂他,他都不走。”
“直到郑老爹得了重病,他这才回去,每年虎子他爹的生日、忌日,还要来两趟。如今,五年过去了,他还一个人熬着呢。”
这局面,着实是两相为难。
虎子的父亲临死托孤,郑旺信守承诺,虎子依恋生父,人人都是情深义重的,却落入这么个泥淖中。
这件事与江清澜想的大差不大,思索良久,她斟酌着道:“虎子现在也长大了、懂事了,也许……”
王蕙娘摇摇头:“算了,我是不敢去试的。”
她飞快用袖子揩揩眼角,振作心神,“你先回去,我去交引铺给他寄点银票去。病来如山倒,如今,他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江清澜只说好,又问:“要不,回去我写封信,一起捎去?”
王蕙娘凝神半晌,叹口气:“不知说什么,不必写了,钱到就行了。”
江清澜便回了杏花饭馆,见虎子已散了学回来,正在从井里打水,厨房的大缸里,都快装满了。她便问:“虎子,你饿不饿?”
虎子还没说话,在地里捉蚂蚁的团团已经惊叫道:“饿!我刚听见虎子哥肚子叫了!”
最后,她又低低地加了一句,“团团也饿。”
虎子脸上一红,与团团两个又在那里小学鸡一样地拌嘴,江清澜也不管,笑着去厨房做了两碗拨鱼儿出来。
拨鱼儿,其实就是小鱼状的面团儿。
调制好一盆面糊,用小勺子往煮开的水里拨,面糊入水,浮在滚水里,像小鱼儿一般。
煮好后,可浇上醋、芥辣等做成的辣齑汁,有些,还会加羊肉汤或是鱼羹提味儿。
江清澜看虎子一大勺一大勺地吃得开心,斟酌着说:
“我原是不知道这个做法的。前日,有位从汴梁回来的客人说,那里有家面摊儿,那师傅以前是军营里的伙夫,那拨鱼儿才做得好,我便才试了试。”
她说罢,就仔细观察着虎子的神色。
虎子一听汴梁、伙夫几个字,果然眉头微皱,露出一种古怪神色:有些恼怒,有些难为情,好像又有些好奇。
但最终,他还是什么也没说。
江清澜便心中有数了。这个年纪的孩子,最是敏感,这事儿得慢慢来。
三人正说说笑笑着,只见王蕙娘从外面回来了,一副没事人模样。
本来没人问,王蕙娘自己在那里解释:“哎呀,我专门出去一趟,找算命先生看日子了。腊月初三,大吉,宜搬家动土,咱们便那天搬家!”
虎子、团团自然说好,江清澜却为她这欲盖弥彰心酸。
——
谢临川走出演武场,将手里长枪递给平林。从水房出来时,接过陌山递上的一盏饮子,啜了一口。
柚子饮,糖少,果味却清甜可口,令他不由得想起剥柚子的那双纤纤玉手。
陌山机警地道:“这柚子饮是在薛记拍户买的,便是江娘子与薛齐合伙开的那家。”
“事情办好了?”谢临川面无表情地问。
“办好了,”陌山眉开眼笑,“薛郎君收了两盆茉莉花,高兴得很。”
谢临川冷冷一笑。
陆斐说他不懂她,有什么不懂的,随她玩儿去吧。快步来到刘长风居室,见他正凝视着舆图,浓眉几乎拧在一起。
“你来得正好!”刘长风掏出一封信。
谢临川看罢,却是大惊。“西夏有异动?”信上却没落款,也不知消息从何而来。
如今天下三分,西夏、辽、宋三国并立。
建德帝时,西夏对宋称臣,名义上是宋的属国,但也屡有犯边之举。一时求和、一时犯边,虚虚实实,让人弄不清真假。
刘长风道:“信是朱将军写的,西夏王这次是要来真的了。”
朱明之父朱从达,乃从二品金吾卫上将军,镇守河间府十余年,是抗辽的中流砥柱,亦是刘长风的故交。
朱从达在北境经营多年,关系错综复杂,但他为人谨慎,生怕受承平帝猜疑。得知西夏异动后,他密信给刘长风。
武将树大招风,但刘长风不过临安府署的一个衙役,谁又把他放在心上?他将此事传给安国长公主,再转呈承平帝。
这些关系,谢临川亦是知晓的,当下,对着舆图凝神不语。
“辽国皇帝病重,国中内乱,才与我们签订合约,此次西夏异动,未必没有他们的筹谋。”刘长风说完,刻意考校谢临川,“你若是夏王,先攻何处?”
谢临川一指舆图西北:“如今冬日,人疲马乏,待来年春,粮草丰足之时,先攻金明寨!”
“此乃鄜延路防线要塞,控扼关中之要道,此寨一失,南下延州,西北有失!且金明寨粮草、器械丰足,无坐困愁城之忧。”
刘长风点点头:
“你说得不错,但还有一点最为重要的。金明寨守将乃李士彬,此人骁勇善战,却有暴烈的名声,其下多是归化的党项番兵,我只怕……”
番兵向来不驯,李德明善谋断,若使计策反,只怕番兵倒戈。延州知州范雍生性胆小,若金明寨守不住,延州恐怕也危险。
谢临川一思便明,抓起马鞭,就要出门。[1]
“流光!”刘长风把他叫住,眼神十分幽深,“戒骄戒躁。”
【作者有话说】
[1]参考宋仁宗时期第一次宋夏之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