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60-70(第15/19页)
,你皇玛法多早前和你说的这话,你竟然还记着。”
永琏道:“皇玛法说的很多话我都记得。”说着露出有些伤感的神情。
太后也叹口气,在永琏的小脑袋上拍了拍。
乾隆怀疑是上回永琏去祭太庙时,汗阿玛和他说的。
表亲不好生孩子这个理由乾隆是不信的,谁家没有夭折的孩子?汗阿玛大概是不想让富察家连出两位皇后。
他甚至怀疑,永琏也知道他皇玛法的顾虑,这理由就是祖孙二人商量出来的。
永琏这孩子别的方面不精明,在用人上一直是有几分天赋的。对他来说,娶表亲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对方会扶持自己,坏处就是,亲上加亲的身份让他不得不对富察家照顾几分。
就如同当年圣祖爷和佟家的关系一样,但佟家人口不多,也就俩舅舅。永琏日后可是有十个舅舅。再来几十个表兄表弟兼大舅子小舅子,这拉扯的过来吗?
他看了眼皇后,又对永琏说:“富察家本也没合适的女孩子。”
永琏松口气,他有个小姨也嫁的是宗室萨喇善,也不可能从他家选。
他知道婚事自己做不了主,只要不是富察家,其他家的都行,就听汗阿玛安排吧。
汗阿玛和皇额娘不可能给他选个人品不好的姑娘,只要对方人品好,永琏也不会亏待她,相敬如宾过一辈子也不错
皇后没怎么失望,她也没想过富察家能出两任皇后,光自家这一房,人口就不少,再加上米思翰、马齐、马武这三房,亲戚关系错综复杂,皇上和永琏用人难免顾虑重重。
富察家兴旺这些年,深知和皇家的关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否则必会反噬。
当年的佟家就是例子,两代皇后、一位贵妃,隆科多还有从龙之功,照样保不住他们家的富贵。
太后的圣寿连着热闹了几日,直到十一月底,乾隆才不每天都来陪老额娘用膳。
南苑的铁轨铺好了,乾隆带着永璜、永琏去看。
铁轨铺了一千米左右,一个车头连着三节车厢。
车头的驾驶室里坐着两个人,一个司机,一个负责给锅炉加煤,随着汽笛声响,车轮缓缓转动,车头排气管喷出一大团白雾。
永琏拿着怀表看时间,想算下这个火车的时速。
乾隆和永璜则被这“咣当咣当”的大家伙震撼到了。
造办处的人介绍说:“这个蒸汽机车快是快,就是有点脏,在上面坐一会儿鼻子里都是煤灰。”
乾隆问:“能带几节车厢?”
“五六节。”
“靠近车头的车厢拉货,靠后面的车厢坐人。”乾隆道,他已经能想到一车一车的粮食运往西北的画面了。
有了这车,以后打仗再也不愁筹措粮饷不及时。并且可以省下许多马匹用作战马。
永琏算了下时速,大概每小时十八公里的样子。看起来只比马车快了两三公里,但一辆火车可以拉的货物远远要比一辆马车多。
等火车停下,永琏就说要上车看看。
车厢高度不够,成人上车直不起腰,永璜、永琏在车厢内头顶也快到天花板了。
他们从第二节车厢跑到车头,询问需要的煤炭和木炭重量等问题。
司机和司炉工一一回答。
永璜、永琏就商量回去画一个表格,修一条铁路的费用,加上一辆火车的费用,以及每一趟需要的煤炭木炭费用都列得明明白白,假如用火车运煤,每一趟带来的收益是多少?再和用马车进行对比。
永琏为了画出两种运输方式的对比表格,还去请教了户部官员。
就在朝堂上为了修铁路的事儿吵架时,永璜、永琏把表格呈给乾隆。
火车运输的好处一目了然,
永琏举得例子就是京张铁路,张家口作为蒙古与内地贸易的重要场所,周围又有大面积煤矿资源。历史上清政府选择修建京张铁路是很有意义的。
乾隆看了这个表格,有种儿子终于长大能为自己分忧的欣慰。
年前最后一日上朝,他就拍板决定,大清第一条铁路,就从京城修到张家口。
第69章 第六十九章严加约束
永璜、永琏这份数据统计十分详细,几乎可以让户部工部拿去当预算参考了。
他们请教的是户部尚书陈德华和工部侍郎阿里衮,这也不算结交外臣,只是请教现任武师父,和前任文师父而已。
二人对两位小阿哥的问题自然不敢有丝毫敷衍,阿里衮还去找了好朋友时任工部尚书的哈达哈,计算铺设铁路要用的人力物力,顺便说服哈达哈,支持修建铁路。
工部、户部的官员们都同意了,最后只有礼部的官员还在纠结火车鸣笛会惊动祖坟等细枝末节。
礼部听说这数据图是两位小阿哥绘制的,很快也不吭声了。
谁不知道两位阿哥里必有一位是内定太子,也就意味着皇上和储君都支持修建铁路,他们再挣扎也没用。
而且履亲王允裪也表示支持修铁路,履亲王允裪掌管礼部多年,在礼部官员心中还是挺有威望的。
接下来就是具体规划路线,尽量绕过百姓田地和祖坟,也不能离河道沟渠太近。
规划路线需要一两个月,召集民夫也要一两个月,至少要等下半年才能开始正式动工。
今年工部要忙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件,乾隆开始给自己修万年吉地了。
这工程某种程度上比铺设铁路还重要,到了春天,还要各河道工程,工部荣升为六部中最忙的衙门。
宫中选秀已经结束,永璜的嫡福晋人选也已经定了,但和永琏记忆里不一样。
他记得历史上永璜的福晋是伊拉里氏,伊拉里家虽有爵位,但伊拉里氏之父德海只是个佐领。
永琏之前还担心伊拉里家帮不到大哥,大哥入朝后不好办事。不料汗阿玛给大哥选的嫡福晋却并非伊拉里氏,而是刑部尚书喜塔腊来保的小女儿。
来保这两年可谓官运亨通,圣眷正隆。前年乾隆才给他抬入满洲正白旗。
朝中众人都觉得乾隆重用来保是有点私人喜好在的,来保在刑部事务上并不精通,还被人参过。
乾隆也为他
说话,没有任何处置。
永琏就问额娘,“为什么给大哥选了喜塔腊家的姑娘啊?”
“那姑娘家世虽不是最显赫的,但你汗阿玛才给他们家抬旗,他们家自是感恩不尽小心侍奉,不敢有骄矜狂妄之行,这样的岳家断不会给你大哥拖后腿。”皇后道:“姑娘本人条件也好,你皇玛嬷一看就喜欢。”
永琏挠头,“可是……”他想说可是日后小十五永琰的原配是来保的堂侄孙女,这不差辈了吗?
“是你大哥有什么要求?”皇后见儿子欲言又止,就问道。这事儿和永琏无关,他应该没什么意见,或许是永璜对这个人选不满意?
永琏赶紧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