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60-70(第16/19页)

“不是不是,大哥没意见。”他们都没见着这些秀女本人,只能从家世判断,永璜听说是尚书之女,就很高兴,至于包衣抬旗这事儿他才不嫌弃,毕竟他额娘也是包衣。像富察家、钮祜禄家这样的满洲勋贵,他根本不敢想。

    “那你吞吞吐吐的做什么?”皇后在永琏脑门上戳了下,“此事已经定了,婚期定在后年。”

    永琏想了想,满洲勋贵联姻是不怎么算辈分的,历史上的乾隆后来还娶富察皇后的孙辈呢。他也就不纠结了。

    永琏又问:“那大哥是在宫里成亲,还是出宫开府?”

    皇后道:“你汗阿玛的意思是先在宫里成亲,反正宫里空着的院子还很多。”

    永珹、永琪这几年还不能住阿哥所,阿哥所空着好几个院子。圆明园这边就更不用说了,别说只是永璜一家,就是五个儿子都成家了也住得下。

    当然乾隆不想让永璜出宫建府还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内帑没钱。

    铁路是户部出钱、但蒸汽机和蒸汽车是内帑出钱,毕竟制造蒸汽机的技术只有造办处会。

    现在需要蒸汽机的地方还很多,造办处为了能更快地制造蒸汽机,需要大量钢铁和工具。这前期投入都是内帑出钱。

    乾隆再大方,几万两几万两的出也难免心疼,宫里的几件大事只能先拖着。

    希望等钮伦、永琏成亲的时候,银子能赚回来,其他的事儿上节省,这两件事是肯定不能省的。

    今年春耕时,能用上蒸汽犁和灌溉机的省就更多了,江南几省的蒸汽机是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但陕西、甘肃、宁夏、四川等地的蒸汽机还需要从直隶运过去。

    川陕总督尹继善就奏请乾隆,在西北也开一个制造局。

    新式纺织机、灌溉机、蒸汽犁这些东西北方更需要。但户部不愿意掏钱,今年眼看着是个大旱之年,到了秋天又要赈灾,哪儿还有余钱建厂?

    乾隆从来没为钱这么发愁过,最近没事儿干就召见户部官员们算钱。

    好在粤海关收的税挺多,江南制造总局的利润也是逐年上升的。证明这些投入很值。

    最重要的是,去年用上蒸汽机的几个省,交得粮食都比前两年多。

    现在这几省的粮仓装的满满当当,哪怕今年雨水少,这几省的官员也不怎么发愁。

    乾隆最终还是一咬牙让户部拨了五万两,内帑又添了五万两。

    十万两银子办厂还是不太够,只能尹继善自己筹措了。

    乾隆有些担心尹继善去剥削百姓,还让两省巡抚盯着点儿。

    但尹继善没有打百姓们的主意,百姓才有几个钱啊,强征暴敛也未必能凑够办厂的钱。

    他于是拿出一半的钱招人制造纺织机,河西走廊可以用风力带动织机,其实很适合办纺织工坊。纺织工坊主要招收女工,不限民族。

    而壮劳力则都去开垦农田,大量种植土豆、番薯。

    农具和种子由朝廷提供。没有耕地的地方,则鼓励养羊,官府也有补贴。

    在尹继善看来,这是在为之后开办制造局准备原料。

    额尔登额的阿玛永常去年被调到陕西安西做提督,永常读书不多,处理地方政务难免生疏,又遇上陕甘两省这么大的改革,永常手忙脚乱。

    尹继善在密折里委婉地抱怨了几次,乾隆本人很喜欢永常,希望多给他一些机会,叮嘱陕西的其他官员多给永常讲解当地政务。

    额尔登额收到阿玛寄回的家信,其中颇多为难。

    他就和小伙伴们说起这件事,“阿玛人虽勤奋忠诚,但能力有限,恐怕无法胜任现在的职务。”

    永常这两年虽在儿女的督促下认识了一些汉字,但读书太少使得他对各地民情理解起来很困难,偏偏陕西甘肃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风俗与别处不同。

    永常在直隶积攒的那点经验根本不够,光是负责当地回民屯田一事,就让他头疼不已。

    这件事永璜、永琏都不好直接插手,永琏就去找阿里衮和舒赫德,让他俩想想办法。

    这俩人和永常关系都挺不错的,知道永常这人挺好,对皇上一片忠心,就是能力不行。

    “早点让永常回京,就是在救他,若他真闹出什么乱子,那时候再想捞他就晚了,皇上也不好维护他。”

    舒赫德和阿里衮商量,必须尽快让永常回京。

    阿里衮还有点犹豫,毕竟永常的官途看起来是步步高升,从侍卫到提督,下一步就是总督了。

    “大不了咱们在信上多提点他。”

    “现在川陕等地的面貌一日一变,咱们也未必了解,如何能提点他?”舒赫德道:“永常这人太老实了,见识也少,一是怕他把事情办砸,二也是怕他被人当枪使。尹继善搞得这些动作可是有风险的。”

    阿里衮皱眉,“那可怎么办?”

    舒赫德:“我找人弹劾他。”

    阿里衮:“……”

    舒赫德比阿里衮年长,学问又好,在阿里衮心里就是可靠的老大哥。他很快被说服了。

    舒赫德又提醒他,“皇上若是问起此事,你千万别提两位阿哥爷。”

    阿里衮忍不住问:“你说二阿哥来找咱们,就真的只是为了帮永常?还是……”永常的儿子是大阿哥的伴读,大家默认永常是大阿哥的人,眼看着大阿哥这两年就要入朝当差了,二阿哥把永常能力不行的事儿捅到皇上跟前,这其中真就没点儿私心?

    舒赫德轻咳一声,“所以我才让你不要多嘴。”就算有私心又怎样?是额尔登额自己把机会送二阿哥面前的。

    接下来两个月,陆续有陕西甘肃的大臣密奏乾隆,指出永常这人诸多缺点,但都是能力上的问题,对他人品还是给予肯定。可在地方上办事,不能只有人品,没能力没脑子,很容易被下面的小吏糊弄。

    乾隆思量再三,还是把永常调回京城,让他继续掌管銮仪卫。

    朝中不乏有嘲笑永常的。他一开始也很沮丧,觉得自己让皇上失望了,舒赫德、阿里衮等人都劝他,在京城比在陕西好,熟人多,能互相照应。

    永常慢慢的也就调整过来了,銮仪卫指挥使虽然没什么前途,但能经常见到皇上,周围还有家人朋友,也挺不错。

    永常一直都不知道舒赫德、永琏等人插手了这件事。

    永璜和额尔登额却是知道的,永璜还交代自家伴读,别把这事儿告诉永常。额尔登额知道其中关系,万一阿玛误会二阿哥就麻烦了。也不敢多嘴。

    因为永璜偶尔要去翻书房学习,额尔登额也会跟着去。

    俩人单独相处的时间多了,额尔登额就旁敲侧击地问起永璜日后的打算。

    永璜没什么打算,只说听汗阿玛安排。

    额尔登额就说:“阿哥爷不仅精通满汉蒙文,还会洋文,可以去理藩院。”

    永璜道:“二弟也这么说。”

    额尔登额发现大阿哥这人没什么自己的主意,不是听汗阿玛安排,就是听二阿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