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长安小厨娘(美食)》 60-70(第11/15页)
为着这份孕晚期也要亲跑一趟的情谊,崔时钰连忙给她和谢珏上了八块刚出炉的流心月饼。
因着是刚烤出来的,月饼还冒着热气,表皮油亮亮,透着股酥香劲儿。
郁清瑶拿起一块,伸手轻轻掰开,黄澄澄的流心一下涌了出来,顺着月饼皮子往下淌,绵密的奶黄里面包裹着一颗金黄圆润的咸蛋黄,光看这流心拉丝的模样就知定是好吃的。
这样想着,她张嘴咬了一大口。
皮子又软又酥,蛋黄咸鲜可口,和香甜浓郁的流心奶搭配在一起正正好好,咸中有甜,甜中带咸,比她想象中还好吃。
就是有点烫,郁清瑶吸着气直咧嘴,含糊不清地跟身旁的夫君说:“你快尝尝,又香又甜,里面还有颗咸蛋黄,好吃!”
谢珏看着她很温柔地笑,接过她分过来的半块。
原以为会十分甜腻,没想到奶香与咸蛋黄的味道结合得恰到好处,比寻常的中秋糖饼好吃多了。
他抿了抿唇,“倒是别具风味。”
怕他俩干吃月饼觉得噎得慌,崔时钰又给他们上了两盏栗子奶茶。
这栗子奶茶是新研制出来的,做的是微微咸口,正好配着奶黄馅儿的月饼吃。
这茶盏来得正是时候,郁清瑶双手捧起碗轻啜一口,温热的奶茶滑入喉间,浓郁的奶香、栗子的香甜在口中交融,甜而不齁,那点咸味有如点睛之笔,把栗子的甜勾得更突出了。
一碗喝完,郁清瑶惊喜地底下还有一大颗栗子肉,连忙挑出来吃了,不知在奶茶里泡了多久,栗子变得格外香甜粉糯,好吃极了。
她眉眼弯弯,转头看向谢珏,笑得灿烂,“真的好好吃!”
谢珏看着妻子幸福的模样,眼底尽是温柔。
他没说话,伸手轻轻擦掉她唇边的一点茶渍。
因着今日中秋还要祭月,两人吃完月饼喝完奶茶,另买了一盒月饼便打道回府了,刚回府上就看见小厮们已将供桌抬至庭院中央。
谢父正将写有“太阴星君之位”的牌位端正悬挂,又点亮了烛台,谢母就在旁边将各色供品依次摆上。
郁清瑶连忙过去帮忙。
她是个闲不住的性子,虽然肚子大了,做诸多事情都很不便,但摆摆瓜果还是没问题的。
青瓷碗中盛着摘下的葡萄,水珠未干,越发显得鲜明而,旁边是一盘新摘的石榴,果皮裂开,露出晶莹如宝石的籽粒……
再把买来的崔记流心月饼摆进去。
完美!
香烟袅袅升起,一家人按长幼次序跪地,谢父率先开口,声如洪钟:“承蒙太阴星君庇佑,今岁阖家安康,五谷丰登,以时鲜之味,酬谢天恩。”
谢母跟着叩首,“盼来年风调雨顺,家宅平安,岁岁团圆。”
祭月礼毕,一家人围坐在石桌旁分食供品。
谢宵什么都没拿,就拿了块月饼,谢母端着茶盏走过来,轻轻放在石桌上,“承安,再过些日子你就要回学馆了,来陪阿娘坐会儿。”
谢宵扶着母亲坐下,忽然没头没尾道:“阿娘近日怎么不催我的婚事了?”
此话一出,谢母便心里门清了,看向自己的小儿子。
“承安是心里有人了?”
她为着这不长情丝的小儿子的婚事,发愁了不知多少年,如今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这可是件大好事啊!
见他一直捏着那块糖饼摩挲个不停,谢母忽然笑开:“是崔记食肆的那店主小娘子吧?”
谢宵耳根微热,坦然点头:“是。”
谢母并未意外,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笑意:“我瞧着她聪慧能干,人也机灵,倒是个好娘子,只是……”
她顿了顿,“听说她曾与别家定过娃娃亲?”
第68章 三鲜饺子
◎好吃得舌头都要吞掉了◎
谢宵心中一紧,“阿娘可是介意此事?”这件事并非秘密,阿娘知晓也正常。
他已经想好托词,正要开口,谢母却突然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语气感慨:“我也是小门小户出身,怎会介意。”
“只是这世道,这般出身日后难免遭人闲言碎语。”她叹了口气,对儿子道,“你若真喜欢,以后定要好好护着她,别让她受了委屈。”
谢宵松了口气,郑重点头,“儿子明白,她一个女子撑起食肆不易,往后的风风雨雨,儿子定与她同扛。”
*
不知不觉,长安城的冬日悄然来临。
天黑得越来越快,往常傍晚出门外面还亮堂着,如今已能看见各家各户挂着的灯笼早早亮起来,昏黄的光映着往来路人呵出的白气,一团团消散在风里。
天气也冷了下来,晨起能瞧见地上凝着的白霜,瓦檐上也蒙了层薄薄的白,摸上去冰冰凉凉。
冬天已经站在门口了。
眼瞅身上这些秋装是穿不住了,崔时钰翻了翻柜子里的冬衣,本没抱太大期望,但看完还是惊着了:怎么能这么薄啊?
就拿她翻出来的这件夹衫来说,薄得几乎都快透光了,两根手指就能轻松捏住。
阿锦和阿宁的衣服倒是稍厚一些,但也没强到哪儿去。
崔家姊妹三人以前都是穿这种衣服过冬的吗?这都什么日子。
崔时钰一阵心酸。
好在现在的日子已经好起来了,不说收益稳中向好的老店食肆,就连螺蛳粉铺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崔时钰刚算过,这些日子以来,老店加上新店,刨去成本费一共已经赚了千余贯钱了。
别说买几件冬衣,就是盘下几间成衣铺子也是绰绰有余。
北风转凉的头一日她就去铺子新裁了几件冬衣,正巧赶在立冬这日做好分发下去。
阿宁得了件鹅黄缎面的小袄,领口和袖边都围了一圈雪白兔毛,看着就觉得暖和。
小丫头换上新衣服,乐得在地上转圈,毛领子蹭着脸,衬得她奶团子似的面颊越发红润。
阿锦那件是藕色夹棉褙子,里头絮了新弹的棉花,轻软又暖和;给李竹的是靛蓝粗布棉袄,针脚细密紧实,袖口还加了层皮护腕,少年穿上后腰板都挺得比以往更直了,说这辈子都没穿过这么暖和的衣服。
崔时钰当然也给自己买了新衣服,是件黛青色的斗篷,她畏寒又厌厚重,特意让成衣铺子的店主娘子在里面絮了好棉,又轻又暖,压风还不显累赘。
得了新衣,几人都十分高兴,一会儿扯扯袖口一会儿抻抻毛领,看个没完。
崔时钰看着焕然一新的几人笑:“这样便不会冻着了。”
她的那件斗篷是准备外出时穿的,现下用不上,崔时钰把它叠齐整了放进橱柜,然后便换上围裙进了庖厨。
今日立冬,虽无后世要吃饺子的习俗,但她还是准备煮一锅热腾腾的饺子吃。
唐朝的饺子名叫“牢丸”,和后世的饺子差别挺明显,从模样说,后世饺子大多是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