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200-210(第12/14页)
颇会揣测上意,拱手说道:“臣以为郓王所言极是,盐场之事确有诸多弊端,若能改革定能为国增利,为民谋福,臣以为此事可行。”
“嗯。”赵佶满意地点点头。
众人见皇帝如此,怎能不知他所想?心中暗叫麻烦,这不是没事找事吗!那盐场长久以来都是如此,郓王却非要改革,哼,人都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人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事有反常,便知他定有所求了!
朝中虽没有多少人巴结太子,但那只是因为陛下千秋鼎盛,而不是因为他们想要另立储君,若是遇到什么事,多数人自然都是以正统为先。
如今郓王要改革盐场,这事就不能是单纯的改革盐厂,把盐场之事放到一边,这背后是郓王殿下要揽权参政!他们这些清正之流自然不愿看有另一个皇子做大,违背祖宗之法,以致社稷动乱。
如此立场鲜明之事,谁能忍住不辩驳?一人站出来说道:“臣闻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今郓王欲改革盐场,虽是为国为民,然实有隐忧。盐场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若付诸施行,必然大动干戈,制度需改,人员亦需更迭。如此一来,变数丛生,难以把控。朝廷虽有法度,然盐场远在南边,事有琐碎,恐难一一顾及。如此一来,结果却未必如愿,甚至可能适得其反,酿成大祸……”
赵佶听他一言,又目光环视群臣,见不少人暗自点头,自己心里也有些不自信起来。
此时刑部王尚书劝道:“臣犹记王荆公当年变法,其志在富国强兵,其策亦多有可取之处。然终因变法过急,朝中上下难以协同,地方执行多有偏差,终致新法虽好,却生出诸多弊端,甚至激起民怨。此皆因变法之杂,非一朝一夕、一纸诏书所能成就。如今郓王欲改革盐场,臣恐其重蹈覆辙,还望陛下三思。”
赵佶闻言,脸色微沉,那丝不自信也烟消云散了。他素来敬重父皇神宗皇帝,王荆公变法亦是父皇主持,如今这番话无异于暗指神宗决策有误。他心中不悦,却未表露,只是淡淡道:“卿家所言朕自会考量。”
王尚书见皇帝不悦,话锋转得极快,“臣并非反对改革,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需谨慎行事,不如交由臣等详加商议,再作定夺。”
赵佶沉吟片刻,挥了挥手:“也罢,此事便交由太师考量。”
李邦彦闻言眉头一拧,交给陈文昭?那陈太师可不一定会怎么做。李相公眼见此事又有可能重回赵楷手中,赶紧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赵佶说道:“卿家旦说无妨。”
李邦彦说道:“郓王殿下关心国事,实乃社稷之福,然盐政改革非同小可,殿下既已平定江南叛乱,功勋卓著,又心系百姓,不忍黎民受苦,不如便叫郓王殿下继续坐镇江南,以防不测。”
此言一出,殿内群臣皆面露异色,郓王属地本在北方,李邦彦却提议让他留在江南,显然是想借此削弱郓王在朝中的威信。
在这朝廷之中,不管你是谁,要做什么大事,做出什么政绩来,只要远离汴京城,天长日久,这东京的人哪里还记得你半分?
白时中说道:“郓王蜀地在北,岂能久居江南?”
李邦彦被驳,脸色微变,正欲再言,赵佶眼疾手快抬手制止:“好了,此事不必再议。改革盐场之事,朕已看过奏章,确是为国为民的好策,不过三皇子未曾理政,其中定有不足之处,便叫二府商议再加施行。至于郓王,朕自有安排,不日便召其回京。”
众人左右看看各位同僚,心下暗中思量,陛下这算是打了一手平衡,一方面封赏郓王,依他所上奏之言改革盐场,以郓王名义施恩于两浙亭户;另一方面却不叫主张此事的郓王殿下主持改革,而是叫其回京。
如此一来,他们也么什么好说的了,只等二府商议出个章程出来,再送到南边施行便是了。只是听说秀州府盐场亭户愚鲁残暴,不是好相与的,好处不到手,也不知郓王殿下在南面是否能平安。还是该早日安抚盐场亭户,将此事圆满过去,叫殿下平安北归才好。
*
赵楷却不知东京还有大臣惦记他,若是知道了定要笑此人杞人忧天,只因他在华亭活捉吴念九之后根本就没到南岸那些个盐场去,在秀州府舒坦住了一夜便返回苏州了。
君子不立危墙,如此浅显的道理他岂能不懂?
赵楷坐着大船南上苏州府,此次虽是借了潘节度使的光,但是能活捉白莲首领,依旧为他增添几分雄心壮志。他身穿红袍站在船头,猎猎寒风吹得他身上大氅哗哗作响,却不能损他半分英气。
大船一路畅通无阻,两天便到达寒山寺码头,赵楷刚一下船,还没启程入城,便有人来报信,言转运使大人凌季康求见。
赵楷一挑眉毛,颇为意外,时日过了这么久,他都快忘了这个人了。不过此人既然求见,也没有不见的道理,便宣人到宣抚使府中会面。
凌季康见郓王殿下平安归来,并没损伤一丝一毫,先是松了口气,而后拜见说道:“下官有一事禀报,殿下南下秀州府剿匪这段日子里,苏州府安定太平,并无大事,只是前几日突有一伙人来到城门前,要来拜见郓王殿下。”
赵楷果然有几分意外,问道:“是谁?”
凌季康说道:“乃是一伙绿林好汉。”他见郓王殿下十分诧异,接着说道:“那伙绿林豪杰久闻殿下仁德威名,心怀敬仰,又听闻殿下驾临江南,便想觐见。然他们出身草莽,唯恐身份卑微,不敢贸然前来。得知郓王殿下疾恶如仇,而白莲邪教为祸乡里,遂决意助殿下剿除匪患,以表忠心。”
赵楷问道:“他们剿了白莲教徒?”
凌季康笑着说道:“此伙强人虽非朝廷兵马,然武艺超群,谋略过人,于通惠镇设伏围剿,奋力攻歼,已将那白莲教徒尽数擒获,足足三千余人,欲献于殿下座前,以彰殿下威德。”
赵楷睁大眼睛,“三千人?”他这次活捉吴念九,也只围剿了几百人,剩下的教徒老的老,小的小,叫他们四散跑了,也没多加理会。这不知哪里来的土匪,竟然能捉了三千白莲教徒!
赵楷问道:“人都在哪儿?”
凌季康回道:“前日那几个好汉头领到了苏州府,不巧殿下已赴秀州,未能得见。属下不敢擅专,遂将其首几人暂留府中,以待殿下发落。而剿灭白莲教徒之事,属下已遣人到通惠镇详查,确有其事,那三千人业已伏诛。”
死了?赵楷眉头一皱,本以为是活捉,却没想是如此残忍嗜杀之人,这样的人还要投奔他来,只会给他脸上抹黑罢了,真是不知好歹。
该说土匪就是土匪,学不会潘节度使那样进退有度。不过转念一想,又有谁能像潘节度使那般呢?
赵楷本想打发了,而后转念一想,潘节度使如今率领的梁山军原来也是土匪出身,被他招安之后,就做了他的嫡系人马,如今随节度使出生入死,悍勇无匹。
赵楷想到这里,忽然觉得或许他也可以见见这帮绿林豪杰,他对凌转运说道:“既然如此,叫他几个来见我吧。”
第210章 青龙盐场
郓王殿下回了苏州府,可也没忘了把徐参军留下。
徐观这些日子在潘节度使军营之中十分辛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