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210-220(第12/14页)
棋有多大,他就似被惊雷劈中一般,消化着李掌柜和他说的这种种生意经。
这究竟是谁想出来法子?怎么如此霸道!那他之前开的那个小店铺又算什么?若是风雅颂施行这个法子,悄无声息扶持起了一家店铺,在他们这平常的宝石铺子里面争夺市场,那他的天竺暖玉,还有开下去的余地吗?
贾才顿时打了一个寒战,怪不得潘东家对他说的那些计策不置可否,他那本当是压箱底的买卖经,在东家面前简直是班门弄斧。他也终于觉出来了,做生意这条道,他与东家这生意经上的差距。
他抬头看向李掌柜,李掌柜亦正凝视着他,手拄在桌上,用一种推心置腹的姿态说道:“我早年见你开天竺暖玉店时,便知你天分不凡,本欲将你家店铺买下,奈何好景不长,你的店竟停业了。不过也无甚大碍,铺子没了,索性人还在。”
贾才没料到李掌柜突然这么说,不禁有些语塞,他久久不言,而后说道:“既然掌柜的高看我一分,贾某也不忘掌柜提携之恩,愿为掌柜的做事,不敢不尽心竭力。”
李安澜笑道:“东家手下不光我们这一个铺子,想来你也多少知道一些,东平有纺织坊,现在南边东家又新开了水泥厂,产业颇多。从前我们风雅颂在东家面前也是数一数二的,如今那东平纺织坊扩了几轮,又把东平布价格逐年降低,分销商人走遍大江南北,现在每年的利润已经远胜风雅颂……你既跟我办事,须知一荣俱荣,我两个事办得妥帖,在东家面前也有脸面。”
贾才被她说得也有些危机感了,琢磨了琢磨,也觉得自家风雅颂确实得在东家面前叫上名号,说道:“贾某虽为一介商贾,却也懂得感恩,李掌柜救命之恩一天没敢忘记。得掌柜的看重,是我贾才三生有幸,必唯掌柜的马首是瞻!贾才不才,也愿竭尽全力,听掌柜的差遣!”
李安澜嘴角露出欣慰笑来,“贾掌柜这么想,我便放心了。”
*
潘邓出了风雅颂,本想回家拾掇一番,去老师府上拜访,却没想还没出门就被自家家人拦住。
此人乃是当初他刚回京城之时,府中大摆筵席,老师借给他的人,之后老师看自己宅邸单薄,怕是连洒扫的人都没有,只怕把这好园子荒废了,于是便也没将人都带走,就把此人连着另外几个留了下来。
那门房一边将手里东西呈上,一边说道:“有人给国公爷送信。”
潘邓拿来看了看,发现一封是林冲来信,另一封却出乎意料,上写河北河间府徐宁。
潘邓先看了林冲信件,里面说明了江南广德军军乱始末。
当日潘大人得知了青龙盐场的事,秘密派人详查通惠镇,那林虞侯带了两队人马前往通惠镇探明详情。广德军士兵到此见了同伴惨死,其中有一个叫王五的人,当时便悲痛欲绝,而后数日想要自寻短见,都被同伴劝下。
其中王五的兄弟见他神情郁郁,便提及不如将惨死的广德军禁军兄弟安置了,也好解了王五的心结,也解了大伙的心结。却没想此次一去通惠镇,多人目睹惨状,便有人忍受不了,当即便不愿再做禁军,只囿于军令,不敢放肆。而在潘节度使北归之后,他们又重归禁军头领王昭德管辖,便有三三两两结伴逃亡,终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潘邓从头看到尾,眉头紧皱,他也记得当时有广德军禁军请令要去安葬同伴,他当时并没多想,只觉得是应有之义,再加尸体长时间不处理会引发瘟疫,便同意了叫指挥使带领数队广德军禁军前去收尸,却没想兵乱在那时就埋下祸端。
潘邓长叹一口气。
后面林冲写道各地已经加急防备,梁山军此时还在苏州驻扎,因此苏州府并没有异样;杭州明太守曾写信于他互通有无,目前也没出什么大事。
潘邓把信放好,又拿起徐宁给他写的信。
其上果然说的是种老将军一事,上写河间紧邻雄州,自从童大王到了雄州府,掌管一地军事,也曾派他援助北军。
而他因缘际会,结识种老将军,颇受种老将军看重,也知收复燕京一事种老将军并无过错,今闻老将军被怪罪,心中难平,问潘大人此事是否还有转圜的余地。
潘邓又是一声叹息,拿了信件去老师府中。
陈文昭看了一遍说道:“我记得这个徐宁,当初还是我写信为他转圜的,如今他也去了河间府一年多了。”
陈文昭想了想,“此事既然是陛下亲自下令,便不光是治罪老将,也是为北伐失败找个理由。”他把那封信收起来,“……此时不好说,不过过个一年半载,再旧事重提,就容易了。你不必惦记了,如今圣上叫你南下宣抚一方,且专心平乱,恢复生产吧。”
潘邓点了点头,从老师家里出来之后,又去了师叔家。
徐观得知师侄才在汴京待了一个多月就又要离去,还是常驻江南,宣抚一方,哪里舍得,却又知不能耽搁大事,只能宽慰道:“你放心到江南去吧,我每过两个月,就去找你。”
潘邓听了连忙说道:“师叔也有正事要忙,怎能为我抛下……”
徐观拇指抚过他的嘴唇,叫他把话咽在肚子里,沉默半刻,而后说道:“我才是不能为这俗事抛下你,我常听闻一家人要中庸调和,你是个为国的性子,那我得为家才行。”
潘邓听他这样说,只觉得自己作为师叔的家,真是十分幸福了,便不自觉把脑袋靠在他胸膛上,好叫他把全家抱在怀里。
潘邓与观哥儿恋恋不舍诉了一夜衷肠,等到红烛燃尽,香烟飘散,这才相拥睡下。第二日一早潘邓便要启程,徐观给他收拾好了随身带的小箱,两人依依惜别。
出发之前潘邓依旧先去了皇宫。
赵佶也已在殿中等待,见了潘卿家到来,叫张宝拿了两木箱给他,“此去路远,赠金五百两,愿卿家路上保重。”
潘邓谢恩。
张宝又拿了一块匾额,上面是皇帝御笔,上书“抚乱安南”。
赵佶看着面前的年轻人,犹记他当初刚到汴京来时,还是小少年模样。之后替他出使北境,又东平梁山,南伐方腊,如今已是可信赖的重臣了,他说道:“到了江南,替朕固守一方,莫负朕之所托。”
潘邓领了牌匾,谢恩离去。
*
赵佶送别了重臣,心中虽有几分慰藉,但仍是忧心忡忡,南边潘卿家去了,他这心里就放下了,可是北边要如何是好?
可没等他忧心多久,北边突然传来新消息,耶律延禧返回燕京,收复燕京州县,耶律淳派人拦截,将他打跑,却没想那耶律延禧逃跑不久,耶律淳死了!
第220章 再次北上
“什么?耶律淳死了!”童贯睁大了眼睛看着宫中来传信的小黄门,不可置信,怎么他们刚一回来,耶律淳就死了?
那他当初费劲找理由找替罪羊南归算什么事?干脆在河北再挺半个多月,趁着耶律淳已死,燕京群龙无首,一举越过白沟,攻下燕京城呀!
“唉呀!造化弄人呀!”蔡攸也是好一通抱怨,“就差这半个月!枢密使回来早了!”
人算不如天算,童贯心中呕血,谁能想到这事这么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