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240-250(第12/13页)
南下必经之路,在燕京以南,此地若被金人占领,则燕京便成一座孤岛;而中山则是沟通山西与河北的通道,此地在宋,则山西河北沟通顺畅,若在金,也能让东西两路金军形成策应。这三镇若是割给金国,则汴京再无防守之力。
是以众人纷纷劝谏皇帝不要遵守条约,赵桓经大臣们轮番劝说,也渐渐硬气起来,“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与人!派西北军与河北军共守三镇!”
只是这三镇却是经他手割出去的,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此事这么做多少有些不讲信用。
赵桓经了金军围城这一遭,早已被吓得有些心理阴影,也不敢再违约,是以众臣纷纷寻找金军漏洞,最终李邦彦说道:“金军回撤至相州之时,曾大肆劫掠,彼狄人伤我百姓,便是不合条约!”
众臣纷纷点头,皇帝便向三镇发了诏书,要求他们强力抵抗,而后再派大军支援三镇,务必守住国土!
*
五月初,赵佶车驾已经到了应天府,再过两日就能到京畿,这一路之上竟然没人迎他,赵佶心中颇觉得不对劲,但也不好意思问,心想那些叫百姓相迎的话,怕是这李右丞哄骗他的,只给他留个体面罢了,遂内心凄凄,也不开口自取其辱了。
李纲更是心中疑惑,怎么太上皇车驾已经快到京畿了,汴京城还不派人来?这些个朝中大臣,难不成真是连装都不装了吗?这怎么能行!当初说好了太上皇回归京城,该有的仪式都要有,如今太上皇已跟他返还,却要发现是他李纲骗人,这如何是好?
李纲便也不急着往前走了,在应天府停下,又发了第三封书信到汴京,要找李太师问问究竟是个什么章程,他也好从容应对。
*
赵桓这几日政令繁忙,北方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在三镇派选哪个将领领兵救援,都需要皇帝本人的同意。赵桓在忙完这些事后忽然惊觉,南面还没来信。
他惊出一身冷汗,问李太师可收到什么消息,李太师怀里揣着三封来信,神情哀叹,“陛下仁慈,从不以恶看人,只可惜有些杀才,不值得陛下如此!南面哪有信来?那潘邓八成是反了!”
皇帝这些天部署战事,胆子也大了些,听到此话,握紧双拳,“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待到北边事了,朕便去兵江南!”
李邦彦连连摆手劝道:“如何出兵?如今潘邓好好在江南呆着,只说太上自己不肯回归,不干他的事,如此一无犯法,二没揭竿,咱们朝廷捉不住他的错处,贸然出兵,师出无名矣。”
赵桓问道:“以太师之见,此事应当如何?”
李邦彦嘴角勾起,说道:“陛下只派人到苏州府宣旨,言潘邓实乃太上皇身边大奸之人,赐死便可,他若识趣,就此身死,便也省得我们多事;他若不识趣,依旧要反,咱们朝廷大军也算是师出有名了。”
依他所料,这姓潘的既然是陈文昭的学生,入了他的眼,那便八成是和那姓陈的一样的性子,皇帝给下的旨意,如何能不听从?怕是见到圣旨痛哭两日也便自戕身亡了,还能真造反不成?
李邦彦心中十分畅快,哈哈!潘邓,陈党,跟我斗?莫看几胜几败,笑到最后才是赢家!如今你陈文昭被贬河北,金军一到还不知能活几日;你那徒弟在江南也别想好过!
便叫这世人看看招惹他李邦彦的下场!
皇帝听了果然觉得此法甚好,但在送信人上却迟迟不能定。
李邦彦正色说道:“既是赐死朝中大臣,此事需派一有胆量的人去,臣荐一人,此人为户部侍郎,名为李棁,定做得此事。”
既然是太师所荐,赵桓自然说好,自写了手书,便叫人加急送往苏州。
*
太上皇车驾在五月中旬到了汴京城外,依旧无人迎接,气氛十分尴尬,一直到车驾到了内城,才有百姓看出这是太上皇回归,纷纷在道路两旁相迎。
朝廷震动,赵桓瞪大双眼,父皇回来了!
父皇怎么回来了?他自从将潘邓赐死的旨意发出后,连夜睡不着觉,都已经准备好江东造反,他与他父皇对峙长江两岸,受千古唾骂了!怎么还没几天的功夫,他父皇的车驾回京了!
李纲也跟着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这李卿家已经被大反贼潘邓手刃,尸体剁成八块扔到扬子江中了吗!
李纲此时心中也十分委屈,他走时朝堂诸公纷纷保证,太上皇归来之时必定荣耀不减当年,因此他才在太上皇面前夸下海口。可没成想这朝堂诸公十分冷漠,见目的达成,竟一封书信都不回,是以离汴京越近,他越没有面皮。
太上皇见这一路萧条,也并未责备他,只是宽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今日太上皇还特地梳洗一番,穿了艳色衣裳,身穿道袍,头顶道冠,叫他看在眼里,心中十分不是滋味,真真有种主辱臣死之感了!
赵桓从宫中跑出来,一直跑到父皇车驾跟前,见了父皇模样,才信这是真的,顿时痛哭流涕。
赵佶见亲子出来迎他,心中也十分感慨,二人一同进入皇宫,待了半晌过后,赵佶便提出要去他之前与李右丞商量好的龙德宫中,与太后相聚。
自李纲去苏州迎太上皇回归,朝廷中也派出禁军迎接曾随太上皇逃跑的皇后、嫔妃以及太上皇的诸多皇子皇女。将这些人带回汴京城之后,统统都送入龙德宫中,并下令不得再入皇宫。
如今赵佶回来,自然也得去龙德宫中。
期间赵桓厉声问罪李纲未给朝廷回信,赵佶为他求情。李纲是对是错,种种焦急无奈,赵佶都看在眼里,他怎么可能不给朝廷回信?至于朝中为何没有收到此信,还是说收到后却假装没收到,他已不想再过问许多了。
赵桓听了父皇求情,狠狠瞪了李纲一眼,又将他轻轻放过了。
赵佶看在眼里,也只得付之一笑。
第250章 赐死潘邓
一直到赵佶回了龙德宫,赵桓这才找了太师李邦彦和张相公来到皇宫议事,“两位卿家不是说那潘邓造反了?可如今父皇回来了,李右丞也说潘邓并无反心,这,这该如何是好!”
李邦彦叹气道:“臣也没料竟然如此,那李纲十分大胆,自作主张,这么大的事竟然也不写信商议!唉,如今看来只有快马加鞭往江南走,拦住那颁布旨意之人了!”
说着又派一队人马往南走,追逐之前去苏州府颁旨的户部侍郎李棁。
这一队人马走走停停,待到他们出了京畿,那李棁早已经坐着快船到了寒山寺外了。
*
新皇帝头一回派人来到苏州府传旨,苏州府上下哪有不迎的?苏州府衙、转运使府邸、宣抚使府上都派人往寒山寺码头迎接。
明翰海见转运使府邸吴大人虽没亲自来,但也派了他心腹参军,而宣抚使府上,竟派了林参军和张将军共同到此,可见潘大人重视。
众人一路簇拥着朝中大臣往府中去,李棁面带得色,怀中揣着圣旨,随苏州尹明大人前去赴宴。
明翰海迎接朝中大人之宴席,需得是高标准宴席,每人面前一个小案,一酒两肴,大人坐主位,其余人等堂内两边陪侍,自己还要在大人身边陪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