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 3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小皇子》 30-50(第27/52页)



    郑伯借此收揽不少势力。

    所以别以为人家蠢,人家精着呢,只是看屁股坐在哪而已。

    为的就是把郑锡架空,郑锡有能力有人脉,在朝中时间甚至比郑伯时间还长。

    估计郑伯有了危机感?

    纪凌笑:“既然这样,倒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郑伯拿着肥皂借机生事,跟他们自然无关。

    纪伯也是这个意思。

    经过这几年,纪伯心里越来越明了,只有举国团结一致,才能应付外来的祸事。

    说到这,纪胜从外面回来,他们父子三人今日要讨论的,正是官学优秀学子实习的事。

    还有以后这些官员的晋升制度,都要一一确立。

    不过纪胜过来,面色古怪道:“庆国出事了。”

    纪胜一向管军事,各处探子也归他管,他能第一时间知道的各国情况并不意外。

    庆国?

    那个被外姓联合威逼的国家?

    庆国国君去年被外姓联合逼迫,有纪凌外祖缪成志帮忙,这才稳住局面。

    这会又闹什么幺蛾子?

    “庆国国君杀了大部分外姓卿士,庆国只怕要乱。”

    纪伯跟纪凌倒吸口凉气。

    去年被威逼,今年清算很正常。

    但清算也该是把权力一点点分割,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杀人完事。

    死了一部分人,更会激起后面人的怒火。

    而且诸侯国的领土可不是全归诸侯自己管。

    下面很多城池是分给卿士们的。

    也就是纪国以武治国,一直例外而已。

    像庆国那样的,外姓卿士分到不少土地,完全可以自立门户,自立为国。

    比如郑国的郑锡,他原本的名字不是这个,后来为何叫郑锡?

    那是因为他父亲在的时候,给他分到一块领土,那块城池上盛产锡矿,至今还收获颇丰,所以改名郑锡。

    以此可见,各国卿士可不是只有名头好听,更意味着封地,意味着封地上的税收全归他们所有。

    他们封地过多,自然吞噬诸侯的收益。

    庆国那些外姓卿士,很有可能借此独立称侯。

    虽说不合礼数,但都能做造反的事,礼数还算什么。

    庆国距离纪国最远,火烧不到他们头上,但毕竟有亲戚在那。

    而且这也预示着,各国的太平持续不了太久。

    或者说,在三家联合侵纪的时候,就预示和平盟会约等于无效。

    纪伯道:“回头我给你们外祖写信,看他要不要带着家人来纪国。”

    这就是要避难了。

    远水解不了近渴,纪伯轻轻摇头:“还是先把咱们纪国的事弄清楚,仲凌,你说说你的看法。”

    “我认为,朝中官职要大改。”

    “而且不再有分封制。”

    纪凌两句话,让纪伯纪胜侧目。

    其实最早的时候,纪国也有分封领土,可他们常年打仗,地方又小,分来分去就那么回事。

    等打到最后只有五个城池,加上国都算是六个。

    所以下面卿士也不好说什么,现在各国国君的态度都很微妙,反正能不分封就不分封。

    按理说杜上卿等人,应该就要有封地的,只是和平盟约到现在,纪伯迟迟没有说话。

    而最应该有封地的纪凌更不提这事,下面卿士更不能提。

    诸侯不断分封,一定会削减自己的实力,看庆国就知道了。

    纪凌甚至觉得,他父亲应该是看到这方面的原因,所以迟迟不开口。

    这会纪凌所说,算是正中纪伯下怀。

    其实不止纪伯在这么考虑,其他各国也都有变动。

    旁边的昌国十几年都没有分封,考虑的也是这点。

    纪胜确实头一个反对:“没有封地?这怎么行。”

    纪胜皱眉:“今年你已十四,今年生辰时就能分封,这个时候提起,你怎么办?”

    不再分封,对国君跟储君来说最好。

    但对臣弟纪凌百害而无一利。

    他不提,那等他长大,封地自然而然给他,父亲哥哥都不会拒绝。

    他提起,意味着属于他的半自治领土全都没了。

    虽然这话不会明摆着对外人说出来,但他们之间讲,就是定为规矩,再不分封。

    纪胜的反对,自然为弟弟考虑。

    纪凌微微摇头:“哥,我接受封地,那下面的卿士也要分封,纪国一共十二个城,即使今年加盖,也不过十五。全分出去了,纪国就又回到原点了。”

    当然,这样直接触动卿士的利益。

    可不进行集团统一,有些事永远做不成。

    本就弱小的纪国再进行分封,只会更加弱小。

    纪胜看着弟弟,久久没有说话。

    其实不少小人让他提防弟弟,因为他弟太过聪明。

    这会纪胜只想让这些人看看,提防?这还用提防?

    他弟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给他!

    他也是!

    接下来四五天里,纪伯一家皆在宫室讨论。

    拿出来的国策让纪国上下都在研究。

    一个从未见过的崭新制度从此诞生。

    杜上卿一字一句看着,时而紧皱眉头,时而恍然大悟。

    他的心情很是复杂。

    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确实很好。

    首先文武分家。

    大致分为文官跟武官,武官不管政务,只管各地驻守,不再参与政务。

    一座城池设一司军,五座城池设一司马,司马直达诸国,只用向国君汇报,这样等于全国的军事大权都在国君手中。

    文官以中央六位尚书为首,监察另设。

    六位尚书,主管,刑,礼,户,工,吏,兵。

    地方官员则是一城设一郡守,下面各镇设县,从此推为郡县制。

    昌国跟卢国如今已经有郡县制,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还能接受。

    但各地官员任命则跟之前不同。

    现在所有官员选拔主要有五个途径,世袭,举荐,自荐,军功,养士。

    其他还好理解,养士就是俗称的门下,食客。

    纪国的官学也是养士的一种。

    只不过纪国官学直接面向平民,甚至鼓励平民加入,这跟其他地方有些不同。

    现在的纪国依旧保留这些选拔方式,又多了一样,考试。

    从今年起,纪国十二座城池每处至少建四处官学,任派夫子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