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小皇子》 60-80(第12/68页)
最后又扯到自己郑国兄弟之争。
要不是纪凌去得及时,大哥的大巴掌都要打过去了。
还是郑姬跟纪凌一人一边按着,这才保住郑仲的脸。
所以纪胜直接道:“那个小人,肯定不能让他当国君。”
纪伯好笑:“小人当国君也好。”
亡国快。
纪伯后一句没说,但在场都笑起来。
最后纪伯拍板:“看郑伯的意思,刚跟郑国缓和缓和,不好让他难做。”
纪凌也是这么想的。
可以插手郑国的储君之事,但绝不是现在。
杜邗开口:“明年的名士会就要开了,到时候可以看看情况。”
话音落下,大家都看向纪凌。
纪胜拍拍弟弟:“你一定要去,也当个天下四公子之一。”
纪胜对弟弟特别有信心。
如果他弟都不能当,那别人也就算了。
纪凌其实并不想去,但纪伯道:“去吧,咱们纪国好歹也是大国,只有一个名士,再不来个四公子,岂不是很丢人。”
这点纪国确实是弱项,还因为招收平民学子,为其他读书人不齿。
哪点缺就补哪点!
之前杜或提起名士会,也有这个缘故。
纪国众人已经想好了,他们小公子纪凌,一定要拿个名号回来。
纪凌既无奈又好笑。
这事也算定下。
主要纪凌还去看看郑伯怎么想的,看看郑伯到底想立谁为储君,到时候纪国也好做应对。
各国国君的风格很能影响国家决策,提前知道对方谁当储君,对纪国很有好处。
纪国决定按兵不动。
郑仲那边着急了,可惜他一连好几次都见不到妹妹郑姬,问就是郑姬被萱夫人喊走作陪,还没回来。
婆婆喊儿媳妇这种事,作为哥哥也不好说什么。
其实就是纪胜不想让夫人再受郑国“文化”的折磨,去母亲那休息了,他本人继续去忙腊祭的事。
到头来,只有郑仲说过坏话并提防的纪凌偶尔“陪”一会。
几天过后,郑仲到底没得到准信,但他知道这事不能着急,以后他会经常到纪国走动,总会说通。
如果让纪国做自己的靠山,那储君之位一定是他的。
看着纪国为腊祭时立储的事忙碌,各处张灯结彩,太庙也重新修缮打理,郑仲心里一阵艳羡。
等他当了郑国的储君,一定也有这样的排场。
而且郑国对周礼知道得更深,场面说不定会更大更庄重。
郑仲最后离开纪国的时候也很是体面,临走终于又见妹妹一面,算是嘘寒问暖。
可惜郑姬面上点头,心里却深知发生什么,也知道这些关心代表什么。
没想到看着家里人离开,她竟然有种松口气的感觉。
难道真是纪国太自由,她都不喜欢郑国的氛围了?
送走郑仲,纪国并未对此事做事偏向,这让还在主持大局的郑伯很是高兴。
其实郑仲走了之后,经过身边人提醒,郑伯才知道二儿子是去找“援助”了,他还担心纪国要是真的支持二儿子,那他是不是也要改变想法。
纪国虽然冷淡,但还是很尊重他们。
这不比昌国,卢国强?
只能说都是对比出来的。
昌国,卢国为了打其他国家,竟然不把郑国放在眼里,说攻打就攻打,说抢粮就抢粮,他那会差点以为自己要亡国了。
没想到只是占着自己地盘打仗。
这甚至比直接攻打还要屈辱。
因为摆明了那两个国家都没把郑放在眼中。
所以纪国什么都不做,郑伯都有些感激,明年名士会,一定给纪国安排个好位置,一定给个大大的排场。
这些事纪国完全不知。
他们的腊祭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属于储君的冠服也准备妥当,一道道礼仪并不是完全照搬周礼,可大致框架没变。
如此郑重的立储仪式,更加表明国君的态度。
不管外面怎么说,他都坚定立大儿子,这才是让兄弟两个关系一直好下去的办法。
如果在两者之间左右摇摆,反而会让兄弟之间生嫌隙。
纪伯很明白,他的小儿子不评什么天下四公子,依旧是天下公子的典范,无论能力还是品行还有周公遗风。
纪伯确信,他的两个儿子不会因为这些事起争执。
与其说立储是为了表明态度,不如说是让天下人都知道,你们不要挑拨我们一家的关系。
挑拨了也没用!
当然,纪伯更是暗暗得意。
昌国,卢国那些怎么羡慕他家的,他可太清楚了。
没办法,谁让他有两个好儿子。
作者有话说:
? 第 66 章
十一月二十九, 纪国宗庙。
三日前,纪伯一家搬到宗庙来住。
是故有事于大庙,必寝于此。
之前纪国腊祭, 也没有全家来此住三天的习惯。
但因为今年立储, 所以早早做了准备。
宗庙今年重修过, 位置不变,依旧在宫室附近。
因为周礼说事死如事生,礼也。
大意是,对待死者要跟对待生者一样,要有地方住, 有东西吃。
所以宗庙的规格跟宫室相同,名字也会称为纪宫。
所戴冠冕全都准备好。
按照纪国的习惯,头冠以朱色为尊,衣裳以玄色为上。
纪伯的头冠染色三遍, 两个儿子的冠只染一遍。
但今日的立储仪式上,纪胜的头冠则要变为两遍, 证明他储君的身份。
在宗庙做这个仪式, 既是向祖宗告知, 也是请求祖先降福。
这也称为告庙。
不仅告知立储, 更有今年纪国的成果。
从一个边陲小国, 到真正的诸侯强国, 他们从隐忍到显露实力, 用了整整七年时间。
最初的五城,到现在的六十六郡,从五十万人, 到六百万人。
纪国做到了其他国家做不到的事。
纪伯眼睛有些湿润, 他平时鲜少有这样的情绪。
可今日告庙, 却忍不住激动。
腊祭之后,就是纪国现在的年节。
虽然历法还未确认,可已经是纪国的传统,类似于后世的过年一样。
从宫室到民间,各地都在庆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