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 6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小皇子》 60-80(第13/68页)

  虽然很大程度是因为天气冷,他们这边没办法做事。

    不过一年到头有个休息的时间,好像确实不错。

    去往各地的纪国官员也把这个习俗带给所有纪国郡县的百姓。

    经历过大战的他们辛苦了,各地施粥放粮全都跟着一起热闹。

    与此同时,在腊祭上告庙过的封赏,全都送到参与今年打仗的兵士家中。

    按照他们的功劳各有赏钱跟赏田。

    纪国的军功制度是纪伯跟纪胜一手创立,共分二十等,只要是给纪国做过贡献的,都能得到相应的赏钱跟功劳,家里的孩子还能优先上官学。

    完整的军功制度,就跟科举制度一样,都给了下层百姓晋升的希望。

    想让将士们变为狼,那一定要喂肉,还要多喂一些。

    纪国因为几个工厂,以及现在精盐的买卖,内里富裕得很,给大家发赏钱绝对不手软。

    不过发展到这,纪凌感觉纪国应该有人专门来负责货币运算。

    只是一时还有合适的人选,好在他们现在的经济体系尚且支撑得住。

    看得周围很多百姓都羡慕,甚至有些期盼下次打仗的时候,自家能不能也过去,也挣个军功。

    有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谁让纪国军队说话算话,说给奖励真的给,说给军功真的算,而且还有实打实的好处。

    在纪国,只要努努力,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六十六郡县的百姓们,全都明白这个道理。

    一场大战改变的不仅是纪国外部环境,还有内部的许多问题。

    所以这样的纪国,收到名士会邀请函就很正常。

    而且还是天下各国里头一个收到的。

    郑伯很重视这次名士会。

    去年郑国太惨,被几方连番碾压,赵梁欺负,昌卢欺负。

    可以说颜面大失。

    趁着名士会跟各方搞好关系,至少先把体面留住,否则以后会更艰难。

    这个体面跟他之前要的面子不同。

    毕竟照顾好这些名士跟公子们,以后谁再欺负郑国,就会掂量掂量名声。

    郑伯想用这种方法,让郑国快点恢复生机。

    而且十年一次的名士会,要是办不好了,那郑国真就没有脸面了。

    所以早早郑伯便开了自己库房,去纪国买最好的纸张,去赵,梁买最好的美酒,好有上好的墨等等。

    连请帖都制作得颇有周风,更有早期周朝的风格。

    好像是请周王室那边臣子设计的。

    郑伯现在一转思路,对周再恭敬不过,那位周天子虽然被他欺辱过,可也知道两者联合才是最好的道理,竟然欣然接受。

    这些准备工作郑国并未瞒着,所有天下间都知道,这次郑国的名士会一定会非常盛大。

    所有文人墨客,王孙公子,先生夫子,会齐聚郑国。

    十年前的名士会,那会各国还打仗呢,天下饱学之士照样齐聚郑国,百家思想齐聚郑国碰撞出的火花至今在被天下学者消化。

    而且在郑国名士会发表看法,无论说话多么狂妄无礼,都不会有人计较。

    因为这不仅是诸子百家们的彼此诘难的地方,同样是探讨各种学说的地方。

    按照纪凌的看法,有些他那个时代稷下学宫的感觉,只是稷下学宫常年设立,是当年第一所高等学府。

    谁都可以去讲学,谁都可以去讨论,是天下士大夫向往之地。

    他们谁都可以问政,当然问归问,创立稷下学宫的齐国国君采不采纳又是另一回事。

    但这种自由的态度,为灿烂的百家争鸣创造极好的环境。

    百家争鸣带来的壮观文化财富放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像现在的纪国,虽然也有官学,但这种自由辩论,广纳贤才的地方还没出现。

    便是郑国现有的名士会,也才十年一次,一次两三个月,虽然给了各家准备言论的时间,可时间跨度太长,很多优秀的言论并不能全部采纳。

    纪凌其实心里有个大胆的想法。

    只是要不要实现,还要看郑国名士会的情况。

    郑国周朝六百二十八年年初,开始向天下诸侯国发请柬。

    三月二十,名士会正式开始,六月二十结束,为期三个月,邀请天下饱学之士参加名士宴。

    天下诸侯七国,郑伯先给周天子上书,周天子肯定不去,只是表明尊崇周王的态度。

    除周天子外,第一个收到请柬的就是纪国的两位公子,以及耘先生。

    名士会对上的不是诸侯国国君,而是各国所有的士大夫,读书人。

    能接到邀请函,那就表明郑国对他们个人的认可。

    至于为什么是纪国的名士公子们先收到邀请,也是郑国释放的善意。

    可以说每一步都是有原因的。

    郑锡还感慨:“当年我在的时候,怎么没见郑伯如此小心谨慎。”

    纪凌笑:“幸好如此。”

    话虽然简短,还有些不好听,但明显在夸郑锡。

    幸好那时候郑伯不靠谱!

    不然我们怎么能拐来你!

    郑锡自己都笑了。

    不过能开这种玩笑,也说明郑锡对回郑国一点想法也没有,这次名士会也给他发了请帖,他根本不打算去。

    他儿子今年刚正式入官学启蒙,有这时间,不如好好教儿子读书。

    在纪国他既有身份,还受尊重,才能更是大展拳脚,做事再也没有拖后腿的,还没有那种勾心斗角,感觉身体都好了很多。

    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会去郑国受苦啊。

    纪国上下收到请柬的有上百人。

    从耘先生,再到两位公子,还有许多士大夫,以及这几年有名气的学者。

    但凡叫得上名字的,都在其中。

    连平民出身的吉新也有邀请,还有谷晨,樊璇等人。

    这里面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像樊璇自己都说了,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吉新也刚任郡守,对名士会虽然感兴趣,可在公务跟聚会之间,果断选择公务。

    没办法,连纪凌这个带头都有些推脱,纪国人只想种田跟基建啊。

    这些事其他国家理解不了!

    最后确定纪凌带着五六十人前去,公子钦跟纪叔公确定一起。

    堂哥前去是有要事,他想交流种田的本事,名士会里还是有真东西的。

    纪叔公则想看看各国的恶金发展到什么程度。

    其他人也都是各个领域里领先的人,以及学问著作有所成就,心里有自己的见解,要么遇到同好,要么遇到意见不合的对手,准备撸起袖子好好讨论一番。

    郑国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