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回古代搞刑侦》 160-180(第14/43页)
里做长工的工人之女,东家还是少东家的时候去庄子上巡视,少东家对继夫人有好感,继夫人的父亲便给少东家下了药,想将生米煮成熟饭。”
伯景郁有些吃惊:“你是说继夫人的父亲给当时的少东家下药?”
怎么还能有这种离奇的事情,“这爹当的,是一点没有把自己姑娘的清白放在眼里。”
“是啊,幸好当时庄子上的管事发现了,这才避免中了计谋。”
庭渊:“老夫人就因为这个,不愿意让继夫人进门?”
周晓鸥点了点头,“当然也是不止这个,继夫人当时也存了心思,想要入高门,庄子上不少人都知道这事,虽说做坏事的是继夫人的爹,可要真让继夫人进了门,那就真的有损门风,老夫人当时连妾的身份都不想给继夫人,继夫人她爹也不敢伸张,给主家下药报官是要坐牢的。”
“后来呢?”庭渊问。
即便是连妾的身份都不想给,可现在依旧是周家名义上的女主人。
周晓鸥:“后来老夫人做主,把他们家打发了,给东家娶了先夫人,先夫人是老夫人舅舅家儿子的女儿,先夫人要管老夫人叫一声表姑母,先夫人的出身很好,书香世家,言谈举止在积水城富贵人家的姑娘堆里数一数二,东家对先夫人也是一见钟情。”
“书香世家培养出来的女子,自然要比农户家一字不识几个的女子更合东家的心意,加之继夫人的父亲下药在前,东家心里本就膈应,与先夫人接触后不足三月,两家便风风光光地办了婚礼,婚后很快就有了少东家,先夫人生少东家时难产,导致少东家三岁时夫人便撒手人寰。”
周晓鸥叹了口气,“东家原本无意再娶,老夫人给东家安排了几门亲事他都不满意,为了躲老夫人的亲事,也想一个人静一静,就去了城外的寺庙小住,不承想在寺庙遇到了如今的继夫人,东家以为是偶遇,实则是继夫人主动找过去的。”
“当时东家刚经历丧妻之痛,继夫人便每日去寺庙陪伴东家,一来二去地东家对继夫人旧情复燃,老夫人去寺庙上香顺便接东家回家,撞上两人在一起,看东家走出了丧妻之痛,便想由着他们,让东家收了继夫人做妾室,再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做继室。”
庭渊:“所以老夫人究竟是因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继夫人从妾室变成了继室?”
“因为东家犟。”
庭渊:“……”
想了很多可能,也没想出来,理由这么朴实无华。
纯犟。
伯景郁和庭渊对视一眼。
伯景郁朝庭渊挑了挑眉——你也犟。
庭渊也是一样的想法——你也犟。
两个人都是犟种。
庭渊是嘴犟,伯景郁则是脾气犟。
刑捕也是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你们东家到底是有多犟,才能改变老夫人的想法?”
这起码得是无敌犟种级别了吧。
周晓鸥道:“东家当时在屋中绝食,如果不让继夫人做继室,他就终生不再娶。”
“就这么简单老夫人就同意了?”刑捕心说这算哪门犟种,这不就是威胁人吗?
周晓鸥摇头:“那当然没有了,老夫人去劝了继夫人,让她甘愿为妾,允许她进门,继夫人不同意,说自己即便出身再低微,也绝不与人为妾。”
妾室地位很低,且要入户籍,即便是给达官贵人家做贵妾。
民间流传一句话,宁做糟糠妻,不做权贵妾。
特别是利用做妾抬高身份,女子们以此为耻。
若非逼不得已,谁愿意做妾室。
庭渊觉得这继夫人还是很有骨气的,又问:“那既如此,老夫人究竟是如何同意让她做继室的?”
周晓鸥道:“东家足足犟了三日,不吃不喝,差点死在屋里,老夫人就东家这么一个儿子,颇为无奈,而继夫人的父亲不怀好意,让继夫人和父母断绝关系,由老夫人娘家的哥哥收了继夫人做干女儿,为继夫人改了姓氏,又抬了身份,这才准许她入周家。”
“交换就是只给继室的身份,但不给管家的权利?”庭渊大胆猜测。
周晓鸥点头,“是的,在她进门,老夫人就和她以书面形式定好了,不想让她管家是她出身不行一字不识,管家更是没学过,将周家交给她,老夫人自然不放心,再就是她娘家兄弟姐妹一大家子,老夫人担心她会接济她的娘家,毕竟有给东家下药这种事在先,这也是她自己同意了,什么都不要,只要继室的名头,她图的是东家这个人。”
“事实进门以后,她就不乐意了?”
听前头周晓鸥的意思,似乎这继夫人反悔了。
周晓鸥点头,“继夫人入府第二年就生了小公子,每日努力学习管家,想坐实女主人的身份,府上众人虽然尊她一声夫人,可没有管家权,在这个家里她的地位不如管事高,老夫人去世后,她也尝试给东家吹枕边风,想拿到管家权,一直没成功。”
“为何?”庭渊不解地问。
若说起初是碍于老妇人在世,东家不能给她管家权,可老妇人已经去世,她成了名义上主母,当初宁愿绝食都要给她挣来继室的身份。
周晓鸥:“继夫人多年来努力学习知识,可随着年龄大了,容颜不比当年,其他方面也没好多少,少东家十二岁就已经是秀才,志在入朝为官,喜欢做生意,几年时间便将周家的生意做大了几倍,周家的名声也越来越好,母家的表兄更是中了举人,在乡学做教谕。”
“小公子有些游手好闲,做生意不行,识文断字也不行,送入先夫人家的学堂里,没少惹是生非,东家本就有些愧对先夫人,因小公子的各种行径,少东家和小公子再一对比,对他们母子失了信心。”
都说到这里了,周晓鸥也就彻底把话说穿了,“他们母子在周家的地位也就那样,是主人,没有实权,东家现在一心礼佛,生意上的事情几年前就交给了少东家,前院的事情交给刘管事,后院的事情是我姨母在管。每月给夫人院里发月钱就是了。”
“至于面子上大家也都和和气气的,所有人都清楚,他们与家产无关,将来东家过世少东家继位了,照常把他们母子养在府中就是了,若是不想养,可以给他们另开一府分出去。若您不提起继承权的问题,我压根不会将它们与继承权联系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从一开始他会觉得小公子不会害少东家的原因。
一个从一开始就默认没有继承权翻不起浪花的人,少东家自然不会将他们放在眼里。
可事实真的没有继承权吗?
当然不是了。
少东家不死,他们确实没有继承权,少东家死了,他们又怎么会没有继承权呢?
周家就这两个孩子,死了一个,剩下的那个自然就有继承权。
这个案子的逻辑理到现在,母子二人自然是最有嫌疑的人。
和气的基础是周少衍活着是周家家产唯一的继承人,所有人都清楚他们没有继承权,他们自己也知道家产落不到自己的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