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14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140-160(第6/31页)

拙荆独在后堂,正是无聊,请令妹与她作伴可好。”

    “当然,当然,夫人愿意见舍妹,是舍妹的荣幸。”

    太守没有答应,糜竺心底嘘一口气,有些失望,却不敢露于言表,只连忙叮嘱妹妹,让她小心奉承太守夫人。

    “喏。”

    糜贞点头答应,迷迷糊糊跟着侍女离开。

    太守拒绝她了?是她刚才表现得不好吗?

    糜竺望着妹妹离开,又打起精神,在席间认真奉承。

    可惜至宴席终了,贩盐之事定下来,荀氏任同糜家合作,但妹妹的事,却未得到回复,大概是全然真的已经确实黄了。

    糜竺忍不住又失望一回。

    待被太守亲自送客到门口,糜竺想了又想,咬了咬牙,还是再次开口,“太守知我家行商青徐冀各州。”

    荀棐微微一愣,点头,“不错?”

    “近来,不止冀州、徐州,”糜竺顿了一顿,“就连与君比邻的平原郡,也调兵频繁,太守可得到消息?”

    这个消息,他原本想进献了妹妹过后,作为两家关系更进一步的礼物,送给荀家的。

    “哦?”荀棐眉梢一动,“我也得知,只是不知内情,不知子仲兄,何以教我?”

    糜竺松了口气,既然对方已然觉察,那就不算他泄密。

    “袁绍欲举义旗除董,陶徐州虽拒之,然……君家,当早做打算。”

    烈风自胸口呼啸而过,一如海风激荡。

    荀棐深呼吸,心中转过无数念头,向糜竺长揖一礼,“今次……多谢子仲兄。”

    真是,要命的消息。

    他一边庆幸,一边亦为自己未曾选错,心中宽慰。

    马车上,糜竺询问小妹,方才在后室与太守夫人相处如何。

    “太守夫人十分亲切,拿了许多好吃糕点和蜜水,走的时候,还送我一匣礼物呢。”

    “是什么?”

    “还没看过。”糜贞将匣子捧给兄长。

    糜竺看得出,妹妹在后堂的确十分愉快,不由更有些遗憾,纵不是为家族,就依他本人而言,也十分希望促成这门亲事。

    荀家门第高贵,子弟俱熟读诗书,文武双全,性情温雅,这样的人家,嫁过去日子不会太难。

    可惜人家看不上他们这样的商贾,这样想着糜竺打开匣子,顿时哑然

    匣中素绢衬布上,竟放着一对玉雁。

    色泽温润,洁白无瑕。

    ……

    一枚、两枚、三枚……

    铜钱按大小,厚薄,在案上分成数堆,每一枚上,都或清晰、或模糊,印有“五铢”字样。

    都是荀柔命人从市中搜罗来的。

    这些钱币,有的肉眼可见制作精良,保存完好铜片厚实,印字清晰,外圆内方,轮廓完整。

    但更多的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的是被磨挫得脆薄将透,有的直径窄了一圈,有的内侧方孔阔了一轮,这种是曾被过去某位使用者偷了铜去。

    另外,还有铜币,是制作时本来就工艺粗糙,质地薄脆,含铜不足。

    但对比董卓所铸新钱,过去五铢差异的成色、质地、厚薄、完整问题统统都不算什么了。

    荀柔将一枚董卓新钱放在食指端,缓缓举起来。

    “厚薄、径直只唯旧币之半,字纹模糊,外无轮廓,未曾打磨……”

    董卓新制之钱,不止大小只有过往钱币一半,制作工艺还极其粗糙。

    他将一枚精良的五铢钱放在称重的衡器上,另一边没有放砝码,一枚一枚的加董卓新钱,直加到十枚,衡器才摇摇晃晃的勉强水平。

    新钱之重,与原本五铢相比,竟差十倍之多。

    “……太过分了……”荀柔望着摇摇欲坠的天平,轻声喃喃。

    就算天赋异禀,失眠几天,他眼下也出现一对大大的黑眼圈。

    “如今雒阳谷价已至数万钱,钱轻谷贵,百姓困顿,民怨沸腾,再不能止,恐将生变。”荀攸轻声道。

    荀柔缓缓抬眸,“……不错。”

    必须想出办法……

    “初春之时,正是青黄不接,可往州郡借粮以为应急,只是叔父当知,此绝非长久之计。”荀攸沉声说着,膝行迫近。

    “……是啊。”荀柔慢慢点头,货币经济啊,“公达……”

    “董卓私欲难禁,横行暴逆,上欺天子,下虐百姓,叔父还要与这样的筹谋吗?”

    已过而立之年的文士,神色肃杀一片,露出霜刃寒色。

    “公达!”荀柔危机雷达顿时爆表,猛得睁大眼睛,“你要做什么?”

    他大侄子可重来不会无的放矢。

    “你、你不会和什么人阴谋图诛董卓吧?”想起历史上某个记载,荀柔顿时脊背一栗。

    荀攸不答,深沉如渊的眼眸平静望来,竟连衣袂也纹丝不动,只目光中透出一抹失望。

    荀柔被那一道失望刺中了,强打起精神,“你们尚未定下时间吧?可否再等一等?时机未到……这绝非缓兵之计,只是如今城中董卓部从皆在,只要”他张口想要说,最后顿住了。

    既说不出来,再吐一回血要挟公达?

    他没脸做这种事。

    闭了闭眼睛,他知道以刺杀风险,生死之论无法说服荀攸,公达比他更明白其中危险,更不畏生死。

    荀柔再看向荀攸,耐下心劝阻,“公达并非冲动之人,当知如今董卓兵卒围城,凉州兵卒桀骜,不服管束,杀董卓一人,恐生兵变。”

    荀攸不言。

    显然他也早已想过这个危机,并仍然以为不如杀死董卓的利好。

    “再等一等……还未到图穷匕见的时候。”荀柔见还劝不住,按住荀攸的手,只好将还未完善的计划拿出来充数,“公达,这次先交给我吧,虽说不能完全将物价变回小钱之前,但……当能有些成效。”

    “叔父要怎么做?”

    “钱,”荀柔捻起一枚五铢币,“也是可有价的,金银尚可以斤论,铜钱为何不行?”

    通货膨胀中,贬值的是百姓手里的钱,但若是百姓手中的钱,并未贬值呢?

    “铢”本是计重单位,但“五铢钱”却早非当初五铢铜的本值,变成纯粹的象征意义的“五铢钱”。

    五铢之外,便是金银,并没有面值区分,东汉前叶制造精良,含铜高的五铢钱,与后期含铅多、含铜不足的五铢相比,虽然事实上更有价值,用的时候却以一样看待。

    从前的五铢,差异并不算大,但董卓钱就“太值钱了”。

    “叔父何意?”纵使智计百出的荀公达,面对经济学也是一片空白。

    “若以一金论,则旧五铢一万钱可换一金,换作新钱将需五十万钱。”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